大明首相

第十九章 事該做但時機不對(3/3)

    高拱一怔,旋即會意。張居正已透露過,徐階擬將郭樸和高拱兩人延攬入閣。從郭樸的話裏可以聽出,徐階親自向他有過或明或暗的提示。他所謂“此非其時”,或許就是因為這件事,不想在此關鍵時刻鬧出風波。

    “我已許久未見過元翁的麵了,倒是他的弟子張叔大銜命向我提及過。”高拱如實回答。

    “中玄是幹才,皇上、元翁都需要借助中玄治國理政,這是明擺著的。”郭樸說,“盼中玄不計毀譽,出任艱巨。不唯是國家之幸,亦是我桑梓之幸啊!”

    兩天前,張居正向高拱透露徐階要薦他入閣的消息,實則是銜徐階之命,向高拱提出一個要求:寫青詞。

    青詞,又稱綠章,是道教齋醮時獻給上天的奏章祝文,用朱砂寫在青藤紙上,齋醮時焚燒之。本朝因當今皇帝崇道修玄,重臣以寫青詞邀寵。昔年由識文斷字的道士撰寫青詞,一變為飽讀詩書、點過翰林的臣僚撰寫,檔次品位驟然提升。青詞寫得好,就會得到皇上的賞識,因此而破格拔擢,直至入閣拜相,以至形成不寫青詞者無緣入閣的慣例。是故,徐階特讓張居正轉告高拱,多年來尚無不寫青詞而拜相的先例。倘若貿然薦高拱入閣,皇上勢必提及此事,不唯入閣受阻,就連禮部尚書也未必能夠做下去。因為,曆任禮部尚書都以寫青詞為首務,甚至一心在西苑為詞臣專設的直廬裏寫青詞,根本不理部務,而高拱卻迄今未向皇上貢獻青詞。聞此,高拱開始時的興奮勁遽減大半,張居正又透露了徐階提出的一個法子:上一道密劄,就說倘若皇上有旨,願為皇上貢獻青詞;唯有閣臣方有資格上密劄,此劄可交徐階轉呈。

    高拱一直在躊躇,並未著手寫密劄。

    與高拱不同,郭樸是有名的青詞高手,並因此深獲皇上賞識,以至於他父親去世、丁憂守製尚未期滿,皇上就三番五次強令他起複,並把吏部尚書的要職簡任於他。是以此番入閣,對郭樸來說是順理成章的。

    聽郭樸的話,似乎他也知道高拱還要邁過一道坎兒,並有規勸之意。高拱一頓足,賭氣說:“東翁,就衝著官場裏隻知拿著祖製、成例做幌子謀私利,不去觸及矛盾、解決難題,高某也要入閣!不的,耳聞目睹這些弊病又無能為力,氣也要氣死!”

    郭樸笑道:“嗬嗬,中玄老弟,不要動不動就生氣,氣壞了身子,可是你自己遭罪呢!”

    高拱苦笑一聲,與郭樸揖別。

    回到禮部直房,一群人眼巴巴看著高拱,察言觀色,高拱抱拳道:“諸位耐心等待,吏部答應擇機改製,為諸位及時補缺,不必再四處求告。”

    眾人不便再糾纏,隻得在“拜托”聲中辭去。

    送走眾人,高拱坐下來,推開文牘,展紙提筆,欲寫密劄。剛寫了開頭,都察院禦史齊康的拜帖遞進來了。

    “他來何事?”高拱一邊自問,一邊把開了頭的密劄壓在文牘下。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