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首相

第十八章 尚有一道坎兒(3/3)

    高拱不平地“哼”了一聲。

    “遠的不說,就說剛過去的嘉靖四十四年之事,”張居正舉起左手,伸出手掌,用右手掰著左手的手指頭開始列舉,“這第一件,今春,我兄主春闈,諸如懷挾傳遞、交換試卷、冒替代筆、搜撿不嚴、校閱不公等等科場諸弊,一百五十年所不能正者,我兄一舉革之殆盡。表麵上,朝野無不大讚特讚,可我兄想過沒有?敢交換試卷、冒替代筆者,恐非平民子弟所敢為,官場裏不知多少人在罵你壞了他們子弟前程呢!”

    高拱一拍桌子,道:“任憑他們罵!國家掄才大典,豈容舞弊者玷汙!”

    “這第二件,”張居正繼續說,“今夏,我兄由吏部左侍郎晉升禮部尚書,輿論對我兄佐銓的評價是:‘吏事精核,每出一語,奸吏股栗,俗弊以清。’這當然是讚譽。但反過來理解,可不可以說,我兄太強勢,以致令人生畏?誰願意推一個令自己提心吊膽的人上去?”

    “強勢?整天你好我好大家好的人才好?!”高拱以辯論的語氣道。

    張居正一笑,掰倒中指,說:“這第三件,今秋,四夷館考收。固然舉朝公認此次考收辦得幹淨利索,但國受益而我兄收怨,多責我兄不近人情。”說著,張居正驀地幹了一盅酒,肅然道,“我兄以禮部尚書之尊參劾教師顧禕父子,致顧禕革職、顧彬於刑部枷一月,坊間也以為太過。”

    “太過?!”高拱“騰”地站起來,紅著臉說,“他們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就事論事,短視之極!”

    張居正並不解釋,繼續說:“我兄的才識,人所共知。然則,在時下萎靡的官場,我兄整頓官常、革除陋習,已然讓一些人不習慣了。我兄還每每把興革改製掛在嘴上、付諸行動,行事風格頗是強勢,自然成為爭議人物。那些科道言官,以清流自居,以維護綱常自任,對我兄不免嘖有煩言,一旦付諸廷推,能否順利過關,恐無十足把握。”

    高拱緩緩落座,搖著頭,嘴唇嚅動著,仿佛有話要說,一時又不知說些什麽。

    張居正盯住高拱問:“中玄兄,真的如此在意形式嗎?”不等高拱開口,便說出了自己的見解,“不管何種形式,結果才最重要——入閣拜相!勸我兄,對形式不必介意。”

    高拱默然。

    張居正沉吟片刻,皺了皺眉:“中玄兄,我兄拜相,尚有一道坎兒,倘若不邁過去,不但拜相之事難以逆料,我兄禮部尚書之職,也可能不保。這也是元翁召居正並向居正透露拜相機密的原因所在。此事,元翁命我與兄台商榷。”

    高拱一驚,猜不出是什麽坎兒,會有如此嚴重的後果。

    “我兄還記得那首打油詩嗎?”隨之,張居正吟道:

    試觀前後諸公輔,

    誰不由茲登政府。

    君王論相隻青詞,

    廟堂袞職誰更補!

    高拱聞之,不禁悵然。起初的興奮勁兒,喘息間減去多半!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