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孽王妃二嫁帝王家:絕代寵妃

第9章:皇後病重2(1/3)

    但是,晉王最致命的問題就是他不清楚自己的方向。他想要的太多了,因為這樣,就容易被人製衡。這對於皇上來說,或許是個安慰。

    這弟兄兩個,就這樣互相猜測著彼此。

    最後,皇上欽點了那名撰文建議朝廷增加扶持商業發展的學子為狀元!他的文章將被刊印後發到全國各地供讀書人們學習,皇上此舉,為的就是破除讀書人頭腦中那種重農輕商的思想。

    他的這個做法,滿朝嘩然,畢竟這是頭一次正式在科舉這麽重大的事件上提出這種想法,不能不說是對學政改革的一次極大推動。皇上在那份狀元文章上批注說,天下學子在讀書之餘,應該多多關注國計民生,思考國家的未來,為國家的發展出謀劃策!不要隻在那裏低頭讀書!

    謝玄崇就跟同僚們說,要是一篇文章就能把問題解決了的話,他們還用得著一天到晚在那裏頭疼該怎麽做嗎。他們都知道,這種重農輕商的思想是根深蒂固的,想靠著一兩篇文章就把民眾的思想改變過來是不可能的,有許多工作還得做!現在不是朝廷裏還有很多人都在保持異議嗎?何況是天下那麽多的學子呢?

    自前年語詩被陷害那件案子之後,皇上讓內閣對都察院的人事進行了改革,他把不同的聲音盡量的降低。又督促謝玄崇等人大力推進學政的革新,組織了翰林院好多的大儒們來編撰書籍發放到全國各地的官學,希望能讓學子們改變長久以來不問民生的積習。可是,科舉沒有改,層層考試,來來去去都是以前那些東西。如此一來,學子們何必花精力去讀當世的著作?何必去思考國家的現實和未來?

    長久以來,民眾一直被教育說“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既然還沒有坐到那個執政者的位置上,何必為國家想呢?國家的未來在何處,自然朝堂上的大人們去想!更重要的是,當局者不需要民眾去思考,因為思考的越多,他們就會對朝廷有越多的意見,而朝堂上的當權者們並不願意聽到這些聲音,更不願意看到民眾們為了改變自身的命運和國家的前途而行動!所以,就變成了一種“周瑜打黃蓋”的結果,當權者不希望民眾思考,而民眾也不願費心去想。大家就這樣達到了一種高度的默契!

    多少的朝代,隻有很少的一部分人才會認真的為國家思考,正如範仲淹所說“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可是,像他們這樣的人隻是在那麽一個狹小的圈子裏。

    薛懷遠就一直建議說,要改變科舉考試的內容。可是根本改不動,牽一發動全局,即使先行的政策有缺陷,可是如何找到更好的更實際的來替代,這比提出問題更重要!在廢除一項舊的東西時,如何建設新的更加重要!多少年來都是如此,可是人們往往忘記了這一點!正如現在的朝堂裏,新政有缺陷,可是,如果因為它的缺陷就將其廢黜的話,又該選擇怎樣的道路實現國家的富強?不管是什麽樣的道路,隻能邊走邊看,一邊摸索,一邊改進。至於哪些事應該先做,哪些事緩一些,就不是很大的問題。

    在這次會試之後,楊士奇等人向皇上建議,從今年鄉試開始,減少對詩詞歌賦的考察,逐步在科舉中增加時政問題。因為早在幾年前,朝廷就向官學發放了《皇輿全集》,這些年下來,教學應該有些成績了。那就從今年的考試來試行,看看效果怎麽樣!因為要讓學子們關注時事,就得首先從科舉考試開始。除了考察《皇輿全集》的內容,還要考察學子對國家現行政策的看法。正是所謂的,讀書是為了什麽?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