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廢土:避難所無限升級

第三百零九章 第一次測試,艦長蘇摩!(3/4)

    而在這兩個大類中,刨除掉風險低,但相應設施很難建造,且沒有環境配合的船塢下水,留給蘇摩的就隻剩下了船台下水。

    船台下水,總共分為三種方式。

    第一種,和目前希望號采用的一樣,被稱為“倒退式”。

    軍艦首先在船台上建好,然後船尾向著海邊。

    在有足夠的水時,將角度調好,擋板打開。

    船隻就可以沿鋪設好的滑道緩緩滑入水中,這樣能產生非常大的浮力,而且可以避免在下滑過程中碰傷舵和螺旋槳等設備。

    第二種,“側滑式”,這種比倒退式風險要大的多。

    軍艦在船台上建好後,在其側麵鋪設很短的橫向滑道,然後對其施加一個側向的外力。

    由於重力作用,軍艦沿著滑道側向入水,依靠船身浮力自動修正入水姿態。

    由於這種方式容易引起艦體變形或設備損壞,所以對軍艦的設計和建造工藝都有很高的要求,一般適合小型艦艇。

    至於最後一種“吊運式”,因為沒有任何條件,則是在一開始就被蘇摩排除在外。

    三種方式裏,蘇摩選擇倒退式,雖然有很大原因是這種方式風險最小。

    但並不是說,就沒有危險。

    如果廢土的海洋來襲方式並不是和洪水一樣,從遠處襲來,而是從地麵上慢慢滲出海水,墊高海平麵。

    那麽整船浮力相同的情況下,倒退式很容易就會失去自己的作用,導致船隻擱淺,側翻!

    “按照計算出來的數據,我需要在海平米三米的時候,開啟船台傾斜開關,需要在五米的時候,打開船台擋板”

    “在這之前,沒過船體的水不能超過兩米,否則船體下滑的角度就會出現問題”

    “一旦有任何差錯,以希望號的動力來說,擱淺不是大問題,但要是有側翻危險就難辦了!”

    符紙世界裏的希望號已經被刷新了狀態,發動機裏還是空白一片。

    快速通過駕駛室裏的暗門下到發動機室,注入一升的幽能水開啟動力後,留給蘇摩的時間已經隻剩最後二十分鍾。

    這二十分鍾內,蘇摩需要完成:

    打開總閘,調試自動駕駛係統,打開火控雷達掃描數據,控製係統匹配艦船所有數據,檢查艦船各類開關,關閉主甲板所有向下通道...等大大小小三十七項任務。

    如果是一個人來幹的話,這麽短的時間裏,哪怕蘇摩的效率翻上十倍,也不見得能全部完成。

    但好在,之前修船的四名械工並沒有被算做生物,倒是幫助蘇摩緩解了很大壓力。

    將二十多個需要在船艙裏作業的任務全部通通打包給械工後,蘇摩先行上到了三層,打開了希望號上的火控雷達開關。

    隨著三五秒的等待,當雷達開始發出緩慢滴滴聲後,蘇摩又重新回到一層,打開係統,開始接收雷達傳輸數據。

    第一次上船實機操控,雖然蘇摩的動作還是略顯生疏。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