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隋朝當縣令

第一百零六章、桃花醉

從客觀意義上來將,死刑複奏製度的創建對於隋朝甚至於後世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首先,這項製度有利於保證死刑適用的正確性。 古人雲,人死不可複生,死刑一旦被執行就無法補救,因而更必須保證死刑判決的正確無誤。 其次,有利於控製死刑的適用,實現少殺慎殺的刑事政策。 隋文帝有鑒於北周的法律既殘酷又混亂,“內外恐怖,人不自安”,於是改革刑法,命人修訂了《開皇律》,廢除了許多苛酷條文,使得隋朝的律法更加寬鬆,也更有利於民。 --------------------------- 這天獨孤不悔正在縣衙後堂裏休息,就對蕭若蘭講述了他們秘密登上回雁峰,前往悠狼穀擺旗寨地牢,解救相家莊的千金柳如玉的事情,兩人談的盡興,他還親自拿出了一小壇桃花醉來。 這桃花醉是那日悠狼穀解救人質凱旋而歸的時候,獨孤不悔在城裏的清風酒肆裏請大家喝酒時買的,隻不過那日大部分喝的慶功酒卻是烈度很高的燒刀子。 男人嘛,朋友相聚的時候,相互之間推杯換盞喝幾杯酒,你來我往的,氣氛才開始熱烈起來。而假如遇到了高興的事情,或交了一個過命的兄弟,都是必須要飲酒的。 因為飲了酒,聊天才更有誠意,也會讓一些心中有些磕磕絆絆的人,在品酒換盞中冰釋前嫌,成為好友,變成知己,重續一段佳話。 中國酒文化曆史悠久,內涵豐富,博大精深。在中國幾千年的文明史中,酒幾乎滲透到政治、教育和社會生活等各個領域。 而今日屋外秋風蕭瑟,正是小酌幾杯的時候,獨孤不悔本來打算自己喝幾杯烈酒驅驅寒,卻恰逢蕭若蘭來找他,於是便拿出了那日酒家老板自己釀製的一壇桃花醉,邀請她一起來品嚐品嚐。 蕭若蘭平日裏何時飲過酒,現在聽聞獨孤不悔邀她一起品嚐,卻是連連推辭。 雖然她表麵推辭,但內心深處卻又是對這一壇的桃花醉特別感興趣。 早就聽說過,桃花可觀賞,桃汁可調酒。將三月花開,六月成熟的水蜜桃取汁倒入酒壇,用上等白酒精心調製,便可釀出這芳香四溢的桃花酒,沒曾想今日正好遇見了。 獨孤不悔看她不喜飲酒,便輕輕的倒了一小杯,放在了她的麵前,“你若不飲,也無所謂,隻是這良辰美景,美人如畫,不飲上一杯的話,豈不是辜負了這大好時光啊!” 說罷,他端起酒杯,將杯中酒一飲而盡,“嗯,不錯!” 果然是果酒,味道甜甜的。本來隋朝時期的酒烈度就不高,白酒尚且如米酒一般不辣,而這一壇子的果酒更是香氣彌漫,讓人如癡如醉。 最終,在獨孤不悔的一再邀約下,蕭若蘭十分生疏而又青澀的捧起了酒杯,輕輕的抿了一口。 “桃花灼灼,枝葉蓁蓁,十裏桃林三世情緣,皆緣起一壺桃花醉”,桃花醉酒本就是一款溫柔可口的果露酒,十分適合蕭若蘭這樣的女子品嚐。 果然,蕭若蘭品嚐了一小口後,感覺唇齒之間清爽無比,沁心人脾,不禁對這桃花醉刮目相看起來。 在她的印象裏,男人們愛喝白酒烈酒,尤其是朋友邀請的時候,喝的更多,而喝醉了就會爛醉如泥,洋相百出。 她小的時候,曾經出於好奇,而偷偷嚐了嚐父親的杯子中的酒,那時卻是被辣的眼淚掉下來,心裏則是一個勁的埋怨,“這是什麽東西?這麽難喝?呸呸呸。” 而今日無意間嚐到了這一杯桃花醉,卻是打破了她對酒的誤解,原來酒也可以這麽好喝,也可以芬芳無比。 正當他倆人悠哉悠哉的端著酒杯,氣定神閑的品著酒,聊著天的時候,突然就聽見張彪的大嗓門又傳來了。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