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之後是大明

第五十七章 誰令騎馬客京華 二(2/2)

    現在離洛陽城不過六十裏,有禁軍過來交接了,接管了這幾十輛馬車,五百胡簶騎都被安置在附近的禁軍軍營裏,由郭延義帶著。曾葆華帶著燕小乙、吳寶象、桓遇春、楊井水四人和二十親隨從騎,押著貢品,跟著禁軍繼續向洛陽城進發。

    看著巍峨的洛陽城,曾葆華猛然間想明白了,他轉頭對燕小乙說道:“小乙,看來我等在安樞密院使心裏,還隻是小角色,不值得他大動幹戈。”

    燕小乙細細一想,讚同地點點頭。

    在京畿地方調動上千軍隊去伏擊一支有任務的鎮軍,這需要承擔多大的風險?

    要是走漏風聲,或者被人抓到把柄了,安重誨再受官家信任,也要吃掛落了。輕者奪職,重者砍頭流放。再說了,掠燒貢品,隻會讓李從珂受些處分而已,不會傷筋動骨,真正要丟命的隻是負責押送的曾葆華。

    為這麽一個小角色,冒如此大風險?曾葆華覺得有點太自戀了!

    “小乙啊,我想多了,想多了。安使相可不會為了我等這幾隻螻蟻,就去冒這麽大的風險。”

    “華哥兒,小心無大過。安使相沒有這個心思,保不住有屬下為了討好他,妄自行事呢。”燕小乙安慰道。

    “嗯,小乙你說得對,小心無大過。”

    進了徽安門,馬車直接轉去了含嘉舍城裏。那裏有三司使衙門的司庫大使在那裏候著。

    曾葆華投了公文進去。裏麵見有官家養子、朝中重臣李從珂節帥的花押,是河中府的禦貢,不敢怠慢,連忙出來相迎。親自護送到庫房裏,一一點數,驗收無誤,當場具結了文書。

    曾葆華拿到了具結書,差事完了一樁。然後去三司使衙門投書,稟明河中府今年的獻貢完結了。又因為官家要見自己,再去殿前司投了份請見禦駕的文書。

    最後叫燕小乙和楊井水分別去徐府、王又山府上和聞師道那裏報信,說自己因為職責在身,不便去他們那裏拜會。因為按照朝廷規矩,公事未完,他隻能在四方館裏候著。

    按規矩三司使衙門要先移文舍庫,校對無誤才會行下回文,起碼得三五天。殿前司就不知道要等多久了,說不定官家事多忘記這一茬了。

    曾葆華在路上可是聽說了,官家即位沒多久,除了冊封了兩位妃子,還冊立了昭儀以下四位,禦正以下十七位,共計二十多位美人,後宮充盈,滿坑滿穀啊。官家都花甲之年了,還這般老當益壯,真是佩服佩服。

    有了這麽多美人相伴,聽說還有一位號稱“花見羞”的淑妃,官家的“業餘生活”應該非常充實,很大機會想不起自己這個小角色。

    那就好了,等三司使回文下來,自己在這四方館裏老老實實待上一段時間,堅決不出門,不給安重誨、孟漢昭下手的機會。再等李節帥的催還文書到了,就去殿前司消案,然後一溜黃煙,直奔蒲州,遠離這洛陽是非之地。

    你們神仙打架,我這細胳膊細腿的,很容易遭殃的。我惹不起我躲起來行了吧。

    可是三司使司的回文沒有等到,第三天卻等來了一人。隻見此人挺拔瘦高,精光四射的眼睛配著山羊胡子,自有一番威儀。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