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之後是大明

第三十一章 冬到洛城角聲哀 三(2/2)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潘二哥,曾十三給你見禮了。”曾葆華翻身下馬,拱手道。

    “曾十三郎,聞名已久,今日終得相見,真是幸會!。”潘籍爽朗地笑道。

    “聞名已久?莫非我師哥常在潘二哥耳邊嘮叨我?說的是好話還是壞話呢?”

    潘籍哈哈大笑,“是好話,王大郎對你是讚不絕口啊。”

    “這次來除了給曾十三郎送行之外,還有件不情之請。”潘籍說道。

    “潘二哥隻管說。”

    “我嶽丈而今出鎮絳州,內人日夜思念,手縫了兩件衣衫,還有書信一封,想托曾十三郎路過絳州時呈與嶽丈門下。”

    “潘二郎是絳州刺史高太保的東床佳婿。”王審時在旁邊補充道。

    “高太保,可是媯州懷戎軍,順州刺史,白馬銀槍高公之後?”曾葆華想了想問道。當官兩個來月,熟記官場名冊也是基本功。

    “正是,高公乃內人大父。曾十三郎也認識?”

    “高公乃幽州第一名槍,族人以勇武聞名燕趙。家父年少時有幸向高公求教過槍術棍棒,可惜天資不足,未能列為門下,甚為遺憾。”

    “曾十三郎高堂可是燕山營曾德威公?”潘籍驚喜地問道。他知道曾葆華出自薊州漁陽,很快就聯想起來。

    “正是家嚴。”

    “啊呀,原來是故人之後。”潘籍大喜道。

    “嶽丈年少時在劉仁恭、劉守光父子屬下從軍為將,曾對我等言及當年往事,說當初多得海蟾子和德威公師徒庇護開脫,才得以安身幽州,又得他們兩位舉薦,才得以出鎮武州。隻是海蟾子仙隱,德威公掛印辭官,從此不得相見。後來聞得德威公據燕山結營,抗擊暴虜,彈壓亂兵,保境安民,敬佩不已。隻是感歎山高路遠,不得相援,甚為惋惜。”

    兩人執手感歎了幾句,潘籍這才與王審時告辭離去。

    看著他們的背影,曾葆華心情有些小激動,什麽叫人脈,這就叫人脈。

    高行周,老高家啊,《楊家將》、《殘唐五代演義》自己也是看過的,東平王高懷德的親爹啊。人稱高鷂子,一手高家槍法,天下無敵。想不到居然跟自己老爹也是舊識。還有徐守中、馮道,看來老天爺待我還算不薄,扣壓了十七年的福利大禮包,終於開始扣扣索索地發放了。

    但是曾葆華也知道,這世上所謂的舊識交情,錦上添花的多,雪中送炭的少。自己要是碌碌無為,以後再與高家見麵,也就是打發幾貫錢的交情。

    “華哥兒,內侍省的人過來了。”夏進忠打馬過來稟告道。

    曾葆華連忙對戴承恩說道:“承恩,去跟崇義說一聲,叫那些民壯們精神起來,不要丟了老子的臉!”

    “遵令!”

    很快,楊崇義和戴承恩在那邊扯著嗓子喊起來了。

    “都站直了,兩更吃的飯,這會就沒力氣了!直娘賊的,這幾天白練了你們?都精神點,腰直起來,胸挺起來!”

    曾葆華轉頭看了看,列隊站在後麵的一百位巡丁和弓手,勉強算那麽回事。才練了四五天,你還指望他們能站如鬆?這些河南、洛陽縣的民壯,都是應役來的,一年到頭也沒受過幾次正規訓練,部分人的棍棒和箭術也都私下胡亂學得。

    “你就是這次護送差事的洛陽縣尉?”騎馬走在最前麵的是一位身穿朱袍的雄偉男子,見到曾葆華開口便問。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