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之後是大明

第二十一章 眾前盡顯少年狂 二(2/3)

    王審時嗬嗬一笑,表示不想與你們這些單身狗多說。

    曾葆華在旁邊說道:“我師兄是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王審時眼睛一亮,“十三郎,你這絕佳詞句哪裏來的?”

    “哪裏來的?我隨口說出來的啊。”

    “你不是從哪本書裏看到的?”

    “哪本書有這句詞句?”

    嗬嗬,我一肚子的宋詞,就是怕說出來嚇死你們,所以一直藏在肚子裏。

    王審時想了想,好像真沒見過,“十三郎,真是你寫的?我讀書少,你可不能騙我!”

    “哈哈,師兄,我怎麽會騙你呢?再說,你這麽聰明的人,我能騙得了嗎?”

    “那是!”王審時洋洋得意地說道。隨即一想,不對啊!“十三,你又誆我!”

    說說笑笑來到內苑,這裏聚集了數百人,熙熙攘攘的,就跟菜市場一樣。禁軍們也懶得管,反正離宮禁還遠著呢。

    “曾縣尉!”

    “普館主!”

    曾葆華遇到熟人了,正是城東普記武館館主普三郎。兩人客氣地打著招呼,像是多年的故交一般。

    “咦!”曾葆華發現普三郎身後有二十餘人,統一短打著裝,舉著兩麵大旗。左麵的上書“慧日普照,毒霜並消”,右麵的上書“洛陽普照社”。原來是有組織的!

    而今天下,唐朝嚴禁私下聚黨結社的律法已經形同虛設,各地結社成風。

    演雜劇的可結成“緋綠社”,蹴球的有“齊雲社”,唱曲的有“遏雲社”,喜歡相撲的有“角抵社”,喜歡射箭的可結成“錦標社”,喜歡紋身花繡的有“錦體社”,使棒的是“英略社”,說書的有“雄辯社”。就連勾欄裏的小姐們也可以結成“翠錦社”。

    “普照社”一看就知道是掛著狗頭賣羊肉,打著禮佛參禪的旗號,實際是地方幫會。而且你一個“涉-黑”組織,居然還敢在自己這位主管社會治安的縣尉麵前晃悠,不是一般的囂張啊。

    而且這名字取得,也不怕閃到舌頭,“慧日普照,毒霜並消”,當自己的太陽啊?你又不姓金。而且一看就知道是信奉釋門的,難怪普三郎手下那麽多光頭。那就是跟信道門的自己不對路了,嗯,那以後下起手來就更加沒有顧慮了。

    “這位是飛龍廄閑廄鷹坊使王大使,”普三郎滿臉紅光地介紹著自己的靠山。

    王大使也叫王至道,是一個四十來歲沒胡子男子,長得一臉的福態。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