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之後是大明

第八章 清河逶迤貫舊京 四(2/2)

    “回夫人的話,應該是己子營的孩兒們都長大了。俗話說,半大小子,吃窮老子。數百個半大小子,怕是真要把山寨吃窮了。”邢伯在旁邊替曾葆華答道。他兩年前去過貓爪山寨,知道些內情。

    徐夫人笑了,微抬起頭,像是在回憶,然後喃喃地說道:“我聽官人說起過,天佑十八年,燕山營被毀,德威公帶著三千老弱婦孺退入太行山,其中有四百多位童子,都是燕山營義士們的遺孤。五六年過去了,確實也都長大了。”

    “夫人說得沒錯。德威公視這些遺孤如親出,恩如己子。隻是山寨地處惡山,缺衣少食,無醫短藥。老拙兩年前去山寨時,聽說己子營三四年下來已經亡故了數十人,唉...”

    看到徐夫人和邢伯神色黯然,曾葆華勸道:“夫人和邢伯不必哀傷,亡故的兄弟已被東王公接引登天門,安居十洲,從此巍巍自在,明通無始終。”

    徐夫人和邢伯忍不住齊聲念了句:“日月同輝,光耀青蓮。”

    曾葆華頓了一下,繼續說道:“而今己子營有兄弟三百五十七人,正如邢伯所說,就是有我們這三百個半大小子,才吃得山寨糧食日漸窘困。”

    徐夫人忍不住笑了起來。

    吃過家宴,曾葆華向徐夫人告辭,跟著邢伯出了二進院子。

    “邢伯,我想在洛陽城尋一份事做,掙些銅錢度日。不知你這裏有什麽門路?”

    “華哥兒,何出此言?”邢伯不解地問道。貓爪山寨再窘困,也不至於讓少寨主連幾個月的度支也沒有吧。這些年山寨時常下來劫富濟貧,在恒州、代州、定州、蔚州一帶名聲頗佳。山寨也窮,屬於濟貧之列,應該有些積蓄啊。

    “我們一行人下山,總共十二人。在邢州不巧遇到亂兵,直接折返向西,結果在潞州遇到當地的山賊剪徑。好容易逃出來,避入高平,不想又被那裏的鄉兵黑吃黑。最後隻剩下我們五人,盤纏細碎也丟得幹幹淨淨。因為交不起進城稅,還在城外盤桓了好幾日。最後還是做了點小買賣,才湊了些銅錢進了城。”

    聽到這裏,邢伯也隻能長歎一聲,“這世道啊。”

    “邢伯,我們一行五人,加上聞先生和郭兄弟,七個人的吃用,每日耗費不小,得來的那些銅錢,根本不夠我們坐吃山空。徐先生清廉,那點俸祿也養不活我們。再說了,我們這次來,謀得就是一份出路。趁著徐先生和亮哥兒沒有回來,我們在這洛陽城裏找份事做,曆練一二,好熟悉下情況。”

    “華哥兒想得周到。”邢伯聽出曾葆華的意思,默想了一會,突然想到一人。

    “河南府通判孔捷孔官人,深州人士,是老爺的故交好友。老身假托華哥兒是夫人娘家外甥,前來投親,請孔官人安排一份差遣,想必定能如意。”

    “如此甚好。隻是擔心徐先生回京後,會不會責備我等假托他的名字徇私?”

    “老拙知道老爺的性子,旁人或會責備,十三郎卻絕不會。且放心好了。我先去求夫人修書一份,再去孔府找相識的管事,投到他府上後院裏,請孔老爺的娘子美言兩句,定能成事。”

    “那我就多謝邢伯了。”

    “區區小事,何足掛齒。隻是要委屈...十三郎,受呼喝差遣之苦,奔走驅使之累了。”

    “邢伯言重了,十三郎還沒嬌弱到這等地步。”曾葆華笑著說道。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