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之後是大明

第五章 清河逶迤貫舊京 一(2/2)

    曾葆華滿腔悲戚地說道:“眼前這洛陽城,能看到這詩裏的風韻嗎?還能看到半分漢唐盛世的影子?”

    “華哥兒說得沒錯。這一切,在斑駁的城壁殘門中化成了昨日黃花。城外流民棚營,連綿數十上百裏;河南和河北,赤地千裏,十室九空。隻是這朱門高戶,依舊醉生夢死。該死的已然死去,死不了的卻還在這煉獄人間煎熬著。中原神州,真希望來一場大火,讓它毀滅也好,磐涅也罷。燒吧,盡情地燒吧。”

    看來是自己的一席話,把聞先生心底的痛楚勾起來了。他雙目赤紅,幾近癲狂地嘶叫著。家破人亡,幾成行屍走肉的人,就是這個樣子。

    曾葆華和眾人默然無語。

    他抬起頭,看到太陽已經躍出城頭,投在街道和行人上。雖然是朝陽,卻是搖搖墜墜。看著光亮無比,卻沒有太多的暖意。此時從街道兩邊的坊間巷道刮來幾陣風,卷著聞先生這痛心疾首的話,讓曾葆華覺得森然刺骨。

    察覺旁邊幾位錦衣人向這邊頻頻轉頭,似乎聽到這邊的議論。曾葆華心生警惕,連忙示意燕小乙和楊崇義,扶著聞師道,連同其他人,迅速離開。

    找了一家成衣鋪,換了一身舊衣服。再找了一家小飯館,兩碗粗麥飯就著一碗羊雜湯灌下肚,夏進忠等人都覺得回了元氣。

    聞師道也平複了心情,歉意地對曾葆華道:“華哥兒,在下剛才實在是失禮了,當眾胡言亂語。這天子腳下,要是被巡街或公人聽了去,就是一場禍事。在下軀殘心死,捉了去就捉了去,隻是連累華哥兒跟幾位少年郎,在下萬死難辭其咎啊。以後凡事以華哥兒馬首是瞻,悉聽吩咐。”

    “謝過先生信任。先生言重了,我等更不法的事情都做過,不在乎這幾句胡言亂語。就算當街罵皇帝老倌,隻要瞄到了脫身的退路,也是敢做的。”曾葆華笑嗬嗬地答道。

    他聽出來了,聞先生已經表明了投奔的意思。不知道他因為什麽摒棄了死誌,願意堅強地活下去,不過這總是好事。

    聞師道一臉正色,迅速進入到謀士身份,開口問道:“華哥兒,你們費盡全力也要進洛陽城,可是有要事?”

    “有要事。”曾葆華那雙澄清的眼睛看著聞師道,“山寨的日子不好過,家父想要招安。於是就派我等來洛陽城,找一位舊識。想請他牽針引線,趁著新皇登基,大赦天下之際,謀個出路。”

    “招安?”

    聽了曾葆華的話,郭豹子似笑非笑地問道,“某非令嚴和華哥兒認為這天下要太平了?”

    “不,非但不會太平,可能還會更亂。”曾葆華斬釘截鐵地說道。不瞞各位,我可是讀過“五代十國”百-度百科詞目的人,這是我最大的優勢。這鬼世道,還有幾十年煎熬呢。

    郭豹子變得疑惑不解了,“既然華哥兒知道不會天下太平,為何不在山寨裏避禍呢?哥兒莫非失心瘋了嗎?”

    “這天下如沸鼎,可有一寸安寧之處?躲,能躲到哪裏去?而且那太行山上,也不是世外桃源。”曾葆華看向郭豹子,鼓著眼睛說道。

    在山寨裏避禍?真是說話不腰痛,晉梁打了十幾年,兩邊的兵馬在太行山來回過了不知多少次了。多少強橫愛跳的山寨,早就化成了泥土。剩下的連環十三寨,一是機靈,二是運氣好,沒有一個是靠實力活下來的。

    “沒錯!一味躲避是沒有用的。當初在相州,在下被虛名所束,意氣用事。以為避開了就能守節全義,結果淪為魚肉,家破人亡。這鬼世道,你做個強人,做個瘋子,也好過被人吃掉。”聞師道恨恨地說道。

    他是聰明人,馬上聽出了曾葆華話裏的意思,出言附和。

    隻是這話讓人有些黯然,眾人靜默無語,想起這該死的世道,不知該說什麽好了。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