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之後是大明

第一章 哀戚黯黯河南路 一(2/2)

    “你們也遇到過?”長毛男子扭頭問道。

    “這一路上生番賊人沒少遇到,有幾回還想烹煮了我們。入娘賊的醃臢貨,也不問問我們手裏的棍棒。”夏進忠鼻子一哼道。

    長毛男子的目光透過糾纏成團,垂在麵目前的毛發,上下打量了一番坐在他旁邊的五人。

    這五人都十六七歲,卻長得十分健碩,巧的還高矮生得差不多齊整。破爛的外衫裏麵,可以看到穿著短打勁衣。每人都有根齊眉棍,腰間還藏掩著一把短刀。為首的男子寬額鷹鼻,劍眉入雲,那雙眼睛如朗空星爍。

    月亮升了起來,銀光撒滿了南華觀每一個角落,像是鋪上了一層薄雪,讓沉寂的夜色變得更加清冷。蟋蟀的叫聲在月光裏顯得更加淒切和歇斯底裏。流民們繼續保持著沉默,仿佛他們已經在黑暗中無聲無息地死去。

    不知從哪裏飄來絲竹之聲,還有歌姬的唱聲,飄飄悠悠,隱隱約約,像是黑夜裏在庭院屋簷角落上晃動飛舞的蜘蛛網絲。

    三清大殿那邊的乞丐們,都被這聲音勾起來了,鬧騰開。喧嘩爭吵,熱鬧非常,中間還摻雜著婦人的嬉笑聲。

    “來,給爺唱一曲,唱得好,爺賞你一口吃的。

    “臉兒端正。心兒峭俊。眉兒長、眼兒入鬢。鼻兒隆隆,口兒小、舌兒香軟。耳垛兒、就中紅潤。項如瓊玉,發如雲鬢。眉如削、手如春筍。奶兒甘甜,腰兒細、腳兒去緊。那些兒、更休要問。”

    “好!再來一曲!”乞丐們齊聲叫好,比勾欄裏的豪客們還要有氣勢。

    “孟薑女,杞梁妻,一去燕山更不歸。造得寒衣無人送,不免自家送征衣。汴梁路,實難行。中條山下雪紛紛,吃酒隻為隔飯病,願身強健早還歸。堂前立,拜辭娘,不覺眼中淚千行,勸你耶娘少悵望...”

    唱到後麵,婦人嘶啞哽咽,最後無語凝噎。

    “真是晦氣!拿去,拿去!剩下這點吃食你們拿去!”說話的似乎正是乞丐首領。

    過去了半個時辰,傍晚吃的那點東西,也隻能撐到這個時候了。乞丐們的聲音慢慢稀落,像是被懸在正當中的月亮給壓住了。到最後,月亮也嫌棄地躲進了雲朵裏,整個天地間陷入了一種暗灰中。南華觀裏人影幢幢,明明數百人聚集在一起,卻無半分生氣,陰森得如同是百鬼夜行。

    “這鬼地方,真待不下去,真他娘的瘮人!跟酆都地府一個鳥樣。”夏進忠縮著脖子囔囔道。

    “誰他娘的想待在這?可我們窮得跟他們一個鳥樣,想進洛陽城也進不去。”楊崇義低聲回應道。

    “直娘賊的,連進城還要交他娘的進城稅,這天子腳下,也一個鳥樣!”戴承恩嘟囔道。

    “你們嚷嚷個毛啊!華哥兒睡了,你們想吵醒他?”燕小乙踢了他們每人一腳,低聲嗬斥道。

    三人都不做聲。

    曾葆華躺在地上,背對著他們。冰冷的寒意從地麵和四麵八方圍過來,將他緊緊地包裹。刺骨的寒意讓他怎麽也睡不著,盯著三清大殿正中,曾葆華思緒萬千。三四個月了,才摸到洛陽城邊,眼看要成事了,卻沒錢交城門稅進不去。

    這回從太行山下來,一路都不順。以前下山做無本買賣,雖有波折,但還算順利。這次改成商旅良人,結果卻是一路坎坷。不留活口的亂兵、要錢也要命的山賊、黑吃黑的鄉兵...,一波接著一波。看來這世道,強人當道,好人難做啊。

    在曾葆華的眼前,大殿的正中間還有三尊三清像,可是隻剩下一半,殘破不堪,在黑夜中顯得格外猙獰。要是南華真人知道自己的道場變成汙穢之地,人間地獄,會不會降下一道神雷,將這裏燒個幹淨?

    胡思亂想中,曾葆華終於迷迷糊糊地睡著了。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