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三國誌遊戲稱霸三國

第二十章 化胡為漢 四(2/2)

    整個烏桓一族,自此進入了全麵漢化的進程。

    如果說之前掌雷霆之力的韓罡,讓趙雲、荀攸等人害怕。那麽之後推行這些漢化政策的韓罡,則讓他們尊敬。因為他們看到了,解決困擾漢人數百年的遊牧民族的辦法。

    韓罡又接見了舉報有功的哈達等人,給予重賞,並任命他們為低級別官員,配合漢官管理烏桓百姓。

    征求了田疇的意見之後,韓罡向老爸推薦田疇擔任護烏桓校尉。畢竟他自己不可能長時間待在烏桓這裏,那麽一路輔佐,了解自己意圖的田疇,就是最合適的繼任者。

    留下五千漢軍給田疇,韓罡帶著剩下不到五千的漢軍,以及選出的兩萬五千烏桓騎兵,離開了柳城。

    至此,韓罡的烏桓之行總算是大功告成了。

    易京,公孫瓚的老巢,也是他僅剩的城池。

    公孫瓚自從兩次敗給冀州軍,逃回易京之後,就一門心思加固易京城防。現在的易京,被公孫瓚修的和鐵桶一樣。

    張郃的大軍已經團團圍住易京,隻是易京城高牆厚,若是強攻,必然損傷巨大。張郃一向自視甚高,這種隻有莽夫才會做的事情,他是不屑於做的。

    而且,現在的公孫瓚是個甕中之鱉,張郃有的是時間想辦法。

    這天,一騎快馬馳入張郃大營。

    “報。”

    “什麽事?”

    “有打張字大旗的軍隊向我方行進,人數約有十萬。”

    “什麽?哪來的十萬大軍?再探。”

    “是。”

    本來有條不紊準備攻城的張郃大軍,在收到這個消息之後,頓時緊張了起來。

    大帳中,張郃和眾將正在商議來的是什麽人。

    開玩笑,十萬人是那麽好湊的嗎?就是現在如日中天的主公——冀州牧韓馥,也不過勉強可以湊出十萬大軍。

    從袁紹那裏歸降的高覽,倒是提出了一個看法。

    “將軍,會不會是黃巾賊?胡人那裏公子已經解決,現在除了黃巾賊,末將想不出還有其他人能拉出十萬人來。”

    張郃點點頭,高覽說得有道理。現在河北四州,能湊出十萬人的隻可能是黃巾賊了。而且,打著“張”字大旗,黑山軍的黃巾餘孽張燕,不就姓張嗎?

    自從張角兄弟被滅之後,剩下的黃巾賊被分割在各地,難成氣候。其中最強的就要屬張燕了,張燕此人頗有謀略,聚攏吞並了很多其他的黃巾勢力,聲勢極大。

    而且他把老巢安在山區裏,打得過官軍就打,打不過了就退回山裏。仗著地形險要,朝廷又大亂,無力征討,竟漸漸被張燕成了氣候。

    這回公孫瓚派他的兒子公孫續向張燕求援,張燕領了十萬大軍前來解圍。

    當然,黃巾賊的軍力一向水分很大。說是十萬,那是連老弱病殘都算在裏麵,真正的戰兵能有五萬就頂天了。

    不過,這對於張郃來說,這仍然是個壞消息。要是到時候公孫瓚和張燕裏應外合,那自己就麻煩了。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