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州歌

二 主謀(1/2)

    壺州,得名於製壺鬱家所製的貢壺。鬱家是最早落戶當地的姓氏,也是最興旺的姓氏,以一家之力擔起了壺州七成的賦稅。

    而在鬱家第一位當家人拖家帶口落戶於此地之前,這裏不過是一片山清水秀的野地。

    這位了不起的鬱姓男子是一位製壺怪才。

    傳說中,他在一個百無聊賴的早晨,突然發現了“壺”這種器具的無上美妙。

    ——啊,它的線條是那樣豐潤優美,它的作用是那樣不可替代,不論怎樣的瓊漿清茗,少了壺,就要減去泰半趣味……誰能想象用桶斟酒、用鍋泡茶,想想都是一場暴殄天物的災難。

    於是,出於對“壺”的真情摯愛,他花了半生時光習得各種製壺工藝並融會貫通,銅壺、泥壺、玉壺、瓷壺……各種材質、各種形製、各種花紋圖案的壺,他統統可以製出,且做得別出心裁、巧奪天工。

    一時間,這位鬱姓的製壺大師聲名大盛、風頭無兩。

    可惜,天才之所以被稱為天才,就因其異稟天賦、才不世出。這位鬱大師的子孫雖然也卓有才能,但多精於壺中一道,或特別擅長摶泥成壺,或特別擅長雕花於壺,總之大多隻偏重一門或幾門工藝,再沒出過一位老祖宗那樣的製壺全才。

    時日一久,鬱家內也分門別派,隻不過祖宗家訓有言:不得分家!大家才多有合作偶有摩擦地齊心協力將製壺這門手藝光大天下。

    若說鬱家是壺州當之無愧的第一大族,第二大族之名就要花落江家了。

    不錯,就是即將過六十大壽的江老夫人所執掌的芙蓉莊江家。

    江家同鬱家也關係匪淺,確切地說,淵源很深。

    百餘年前,鬱家合通家之力,製出一把驚世好壺。

    當時的皇帝忙著平定叔伯叛亂,沒空享樂,鬱家不敢懷璧,就小心翼翼地保存著這把壺,想等皇帝忙完了再獻上去。

    不料附近一個水匪聽說了此壺的存在,想要此寶,放話不給就搶。

    鬱家上下人心惶惶,雖然皇帝那會兒沒空搭理貢壺之事,但此壺之名早已上達天聽,等皇帝想起來了,他們拿不出壺,全家都別想要腦袋了。

    水匪自然不管這許多,他得壺便好,哪管鬱家死活。

    鬱家人暗中一合計,決定派一個最機靈健壯的男孩子,帶著這把壺走,出去避避風頭,等該獻壺時,他再帶壺回家。

    計劃很好,可不知哪裏走漏了風聲,那強盜也聽說了這個消息。鬱家子才帶著壺上路,就遭遇一群盜匪截殺。

    幸好,危急關頭,一位學藝初成、下山曆練的江姓少俠從天而降、救他一命,還將他帶回自己師父隱居的山頭,躲過了風頭,熬到了天下承平的時候。

    等鬱家子帶著壺和救命恩人回了家,江大俠得到了鬱家上下誠摯的感激和歡迎。

    在鬱家的盛情款待中,年輕有為的江大俠和鬱家一位旁支的小姐一見鍾情、好事玉成。

    鬱家見少年正籌謀著自立門戶,出於親戚間便於相互關照的理由,順帶著強援在側好保護一家技術宅安全的目的,盛情邀請江女婿在當時的壺鎮如今的壺州安家收徒。

    江大俠也覺得此地氣候宜人、風景秀美,不光走親戚方便,而且附近大城市多,收徒弟也容易,快然應允。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