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型好萊塢生活

第20章(1/3)

    “很多,我得說,我以前對好萊塢電影製作的流程還是了解的太膚淺了

    麗貝卡跟瑪格麗特講述了她在劇組的見聞和工作,“實際上我的工作雖然結束了,但製片人的工作並沒有結束,影片殺青了但是還沒有剪輯完成,而且還沒有上映,製片人還有得忙。你知道的,尼爾沒有最終剪輯權的。”

    麗貝卡說了一個消息,事實上,瑪格麗特沒有多吃驚,即使是二十年後擁有最終剪輯權的導演在好萊塢也不超過十個指頭,當然獨立電影圈除外。

    一部商業大製作不可能是導演的一言堂,剪輯也不是他一個人的思想,如果那些高層們覺得導演剪輯出來的東西不符合他們的預期,沒法大賣,他們才不會管你影片的藝術性,隻會粗暴的重剪,而導演甚至無法說不,因為合同一開始就說明白了你不擁有最終的權力。

    典型的例子有很多,早的就有奧遜·威爾斯的《安倍遜大族》。

    為了迎合觀眾,這部影片生生的從團滅被剪成了合家歡的大結局,為了怕威爾斯對影片發出抗議,雷電華還把他支出了美國,就為了讓剪輯師補拍一些片段重新剪成一部能夠更合大眾口味的電影。

    奧遜·威爾斯自己都說這部片子完全背離了他當初導演時的初衷,而最悲慘是剪輯師並沒有威爾斯的才華,剪出的影片支離破碎,當人們想要重現這部偉大的電影的時候才發現母帶早已經被銷毀,導演也掛掉了,電影永遠都無法完整了。

    想想看,那可是拍出了《公民凱恩》的奧遜·威爾斯!

    後來的更不用說,被剪殘的電影比比皆是,最出名的大概要屬雷德利·斯科特的《天國王朝》。

    導演剪輯版出來之前雷德利·斯科特甚至被稱為拍片水平最起伏不定的導演,人們紛紛驚呼那個拍出了《異形》、《末路狂花》、《角鬥士》等精彩絕倫的影片的才華洋溢的奧斯卡最佳導演哪去了。

    直到出了導演剪輯版,同時看過電影上映版和導演剪輯版的人紛紛大呼這根本不是一部電影才為他證明,雷德利·斯科特的苦逼心情由此可見一斑。

    當然也不是沒有由著導演任性而血本無歸的影片。

    《第六感生死緣》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作為一部沒有特效卻投入了九千萬的電影,即使是安東尼·霍普金斯的精湛演技和布拉德·皮特爆棚的荷爾蒙都沒能挽救它。

    導演馬丁·布萊斯特導過《聞香識女人》,成功的把阿爾·帕西諾送上了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的領獎台,環球對他太信任,結果剪出的片子愣是讓進場的觀眾看得昏昏欲睡,莫名其妙,最終導致撲街。而他自己之後也就沒了什麽好的資源和作品。

    說了這麽多,其實尼爾也沒什麽可叫屈的,好萊塢工業化就是這麽個製作流程,不喜歡這種方式你要麽不簽要麽去獨立圈混,不過即使是獨立圈也不是每個導演都能夠得到最終剪輯權的,畢竟說到底,電影是需要賺錢的,賠錢的買賣誰願意啊。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