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型好萊塢生活

第11章(1/3)

    “ok,ok,開個玩笑,說正經的,其實他以前的女朋友和妻子都是身高沒有他高的人,至少也是差不多,反正是沒有超過他的,隻有妮可·基德曼比他高出一截,連不穿高跟鞋都沒法掩蓋這種身高差距,當然,她是個美人,可是很明顯不是克魯斯先生一貫的口味兒。”

    麗貝卡摸摸下巴開口給瑪格麗特解釋。

    “通常人被刺激多了之後也就那麽幾種情況,要麽奮起反抗,要麽破罐子破摔。自從《壯誌淩雲》之後,他的身高就被黑的厲害,還不如達斯汀·霍夫曼和阿爾·帕西諾呢,至少這兩個人合作的女明星身高都沒那麽離譜。

    而克魯斯先生,也不知道選角導演怎麽想的,和他合作的女明星一部比一部高,到最後大概是被刺激的物極必反了,《霹靂男兒》和妮可·基德曼合作之後幹脆找了個比自己高出半個腦袋的老婆,還天天一起出來秀恩愛來刺激別人,甚至熱衷於在電影裏麵自黑,你說這不是刺激大了是什麽,沒準兒那天他又被刺激一下再找個比自己矮的老婆呢?”

    瑪格麗特完全拜服,真·預言帝啊!第三個老婆確實比他矮來著。

    “《雨人》和《生於七月四日》看過吧?”麗貝卡問瑪格麗特。

    “當然,達斯汀·霍夫曼的二次封帝之作和湯姆·克魯斯的代表作。”

    “其實88年《雨人》上映的時候大受好評,柏林電影節也給了他一座獎杯,當時很多人認為奧斯卡應該給他一個提名,就連最頑固的影評人也對這個角色讚譽有加,但是結果呢?達斯汀·霍夫曼獲獎了,巴瑞·萊文森獲獎了,羅納德·巴斯獲獎了,漢斯·季默獲獎了,連藝術指導都有了提名,隻有湯姆·克魯斯連個提名都沒有。

    到了《生於七月四日》更慘,人人都知道摩根·弗裏曼和羅賓·威廉姆斯是陪跑,根本一點希望都沒有,影帝隻會在另外三個人裏產生。其實如果他長得醜一點,影帝也許就不會是丹尼爾·劉易斯了。”

    說起這個名字麗貝卡的臉有點紅。

    “奧斯卡的評委都喜歡玩深沉,探討人性哲學,《生於七月四日》這種反思題材其實很討好,而且又是殘疾人,政治也很正確,摩根·弗裏曼的膚色注定了除非有政治需求否則不可能給他這個獎,的《死亡詩社》相對於另外幾個人的傳記電影優勢相當於沒有,每個人都知道奧斯卡愛傳記電影,隻要演技過得去,傳記電影是很容易拿獎的。雖然《我的左腳》和《亨利五世》都很好,肯尼斯·布拉納和丹尼爾·劉易斯的演技也相當精湛,可他們畢竟都是英國人。好萊塢這個地方,本質上還是排外的,美國人拿獎天生有優勢,即使是被稱為征兵廣告大片的《壯誌淩雲》裏湯姆·克魯斯的表現也是可圈可點的,如果這個獎給了他,公關再運作一下是能說得過去的。

    說他隻有臉沒有演技本來就是一種偏見,可惜奧斯卡是不會改變他們的看法的,乳臭派這個帽子扣的太嚴實了。”

    瑪格麗特默然,她當然知道“乳臭派”。

    說起“乳臭派”的來曆大概要從“鼠黨”這個基本上代言了美國整個五十年代風貌的流派開始追溯起源。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