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還是如此威風凜凜

第3章 噫噫噫(1/3)

    第三章

    慶和帝醒來的消息,很快便被大啟眾臣知曉。

    於是難得的清淨日子也就不複存在了。

    二月二十一,複朝,帝王著朝服冠帝冕上九龍座,文武百官各列兩次,呈上手中奏折。

    新帝登基,萬象更新,百官上奏之事不大卻繁冗,燕稷百無聊賴坐在上方聽著眾臣爭論,努力從一片嘈雜聲中將重要事情聽了個分明。

    總結起來,其實也就是兩件事。

    一是西邊戎族擾關。

    二是江南叛亂。

    戎族擾關一事,早前一品鎮遠將軍賀戟已然率軍赴關,近日捷報頻傳,戰事已趨告歇。

    就隻剩下了江南叛亂。

    兵部侍郎岑永上前一步:“前些日子江南起了動亂,據州府來報,查明叛亂者為前朝罪臣,賊人在江南一帶蟄伏已久,不足半月便造成了三次暴丨亂,官府之力未能鎮壓,望朝中能遣人製止動亂。”

    重點就在遣人。

    底下又是一片嘈雜。

    以蘇太師蘇謀為首的臣子覺著應當等賀戟回來,賀戟年少征戰,手段智謀皆出眾,由他前去必定穩妥,這樣才來的放心。

    以臨親王燕周為首的臣子則認為時不待人,江南富庶之地,稍有動亂便極易牽扯根本,還是應盡快解決,更何況大啟能人輩出,也不是沒了賀戟就不行。

    這樣你來我往數次沒有結果,眾臣將目光投向禦座上的帝王,剛想請陛下定奪,就看到燕稷坐在上方,托著下巴笑咪咪看著他們。

    眾臣:“……”

    殿上臣子年歲最低也已二十,對新帝多少有些了解,深知其由小及大的操蛋性子,心情一時間無比複雜,默默將就要出口的話收了回去。

    或許是燕稷從前宮城萬人愁的形象太深入人心,百官生怕他不耐煩,很明智的不再爭論一些無甚意義的事情,話題轉到了合適人選上麵。

    大約過了一盞茶的功夫,這場朝堂之爭落下帷幕,燕周走到前麵躬身:“陛下。”

    這結果與從前無差,燕稷看他一眼,心裏很快有了計較,麵上還是慣常模樣:“王叔既然說大啟能人輩出,想來心中已經有了合適人選,不妨說說看。”

    聞言,燕周抬起頭,裝模作樣思忖片刻,道:“臣以為,工部周景、卓文書及禮部陳晗合適。”

    燕稷挑眉:“工、禮兩部尚書何在?”

    兩部尚書上前一步。

    “這三人品行能力如何?”

    “品行上佳,平素做事也甚是穩妥,且三人從前曾在江南任職過一些年頭,也算是知根知底。”

    燕稷沒有說話,手指有一下沒一下敲著禦座扶手,略帶沉悶的聲音在寂靜的大殿內十分清晰。眾臣麵麵相覷,一時間有些捉摸不透新帝的心思。

    殿內一時沉寂。

    眾臣低頭站著,用眼角餘光小心翼翼觀察著上方帝王的動作,不久,突然看著帝王明黃衣袖微動,而後就聽到了清朗的聲音:“那便就如王叔所說,擬旨下去吧。”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