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色生梟

第兩一二零章 楚霸天下(1/3)

    河水滔滔,不舍晝夜。

    一葉輕舟逆流而上,仁王徐昶立於舟頭,臉色頗有些難看,他已經遙望見對岸錦旗招展,長槍如林,滿是肅殺之氣。

    半年之前,西北楚王已經正式稱帝,國號大楚,定都於武平。

    下人都知道,武平隻是暫時的國都,用不了多久,必能遷回洛安京,放眼下,當年從西北如虎狼般入關的西北軍,已經成為了當今莫與爭鋒的鐵馬雄師,不到兩年時間,楚國先拿下了遼東,甚至逼迫著高麗王對楚國稱臣。

    此後楚軍兵峰直取河北,如今北方已經盡落在楚國的掌控之中,楚國國相裴績帶領著一支兵馬,自河北繼續南下,直取洛安,而楚國皇帝則是率領另一支大軍,禦駕親征金陵。

    今時今日的局勢,早已經與兩年前不可同日而語。

    這兩年來,楚軍雖然在外征戰,但卻並沒有疏於內政的打理,楚歡登基為帝之後,開科舉,招寒士,不論出身高低貴賤,但有才學,都能夠為國效力,而且廣開言路,提高工匠身份待遇,選拔人才不拘一格,擇人長處加以錄用,減免賦稅,積極恢複民生,發展商業,這讓被門道攪得一塌糊塗的南方半壁更是成為人人喊打的地獄。

    無數人想盡辦法逃離南方,向北方湧過去,其中不乏許多有著真才實學的能人,見到北方百姓漸漸安居,更是投奔到楚國,甘願效命。

    新朝新氣象,坐擁半壁的楚國已經是蒸蒸日上。

    楚國文臣武將多如牛毛,許多當年效命大秦帝國的臣子們,也都被楚帝不計前嫌收用。

    楚國的國力日漸強盛,而他的對手則是越發的衰落。

    仁王徐昶坐守金陵,也曾一度實力強盛,門道徒攻打金陵,仁王指揮得當,一度將門道打退,甚至讓門道一度不敢強攻金陵。但古怪的是,半年前開始,門道就開始瘋狂攻打金陵,金陵道幾乎無處不戰,而且門道就像是與金陵結下了深仇大恨一般,不顧死傷,調動大批的有生力量瘋狂湧向金陵,甚至對裴績南下的那路兵馬並不在意,導致金陵漸漸陷入絕境,而裴績的兵馬卻是長驅直入。

    徐昶實在想不通,裴績的楚軍攻勢甚猛,主動攻打門道,門道卻隻是派出有限的兵力抵抗,而金陵兵坐守金陵,從無攻打過門道,這幫人卻像瘋子一樣圍著自己打,他實在不明白,門道的那些人都是腦子進水了嗎?

    這又讓他想到楚軍攻打河北時候的景象,楚軍攻克遼東之後,便派出一股兵馬向河北試探,河北軍有十數萬之眾,坐擁著大量的耕地,並不缺乏糧草,也足以與楚軍抗衡一時,當河北軍枕戈待旦,欲與楚軍一決雌雄之時,門道卻突然之間出現在河北南部,集結了重兵,瘋狂地攻入河北道。

    那正是徐昶打退門道之後,當時徐昶心中不無得意,暗想門道缺乏糧草,餓殍遍野,河北正是秋收之時,攻入河北搶奪糧草也是理所當然。

    河北軍與門道自此陷入苦戰,雙方損失慘重,也便在那時,楚國忽然集結重兵,自後殺入河北境內i,河北軍一潰千裏,而門道也是一哄而散,下糧倉河北道落入到楚國手中,徐昶吃驚之下,門道便卷土重來,殺向金陵。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