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鬼那些事

第431章遊諾丁漢(3/4)

    而歐洲16世紀,17世紀的衛生係統更是讓人惡心的發指。像直接從樓下往下倒傾倒尿罐,這樣的做法持續了好幾百年。路上的行人經常會被倒一身。這裏除了尿之後,糞便也是常有的,還有女人來月經時的‘內物’。

    也有傳文說,戴高筒禮帽就是為了防止被尿淋才發明出來的。而歐洲的那個年代的衛生史還不止這些。隨處大小便,更是歐洲從國王到平台常幹的一件事,那怕奧地利的安妮也就是“太陽王”的母後,她也在宮殿裏這樣幹。

    馬車夫更被容許在車輪上大小便。坐在馬桶上接賓待友也不認為是失禮。那怕到現代早期,那些惡臭滿天、汙物橫流且不斷受到病疫侵襲的歐洲城市,某些不講衛生的做法也為大眾所認可。

    最讓人想不到的是,巴黎這樣的大都市也有這種惡臭的曆史。當時人們處理糞便的方法是把它倒入河中,當河流容不下這麽多糞便的時候,會被人們用車推到城外,隨意堆積。

    隨著巴黎的繁榮昌盛,其糞堆也日漸龐大。最後人們出於安全的考慮而不得不將圍牆築高,以防敵軍可能從糞堆頂部攻擊巴黎。

    16世紀和17世紀的文學作品中之所以總是不厭其煩地提到糞便問題,正是以揶揄的方式說明當時的朝臣連個方便的地方都沒有的尷尬局麵。既然如此,於是大家便在壁爐、門後、牆上和陽台上隨地大小便。

    王宮中甬道的每塊石頭上、宏偉的迎賓台階上到處是大小便。1578年,亨利三世實在受不了,便下令起床之前把宮殿刷洗幹淨。

    6年,亨利四世在聖日耳曼離宮居住時曾下令禁止一切不文明的行為,但就在頒布禁令的當天,小王儲就因為衝著自己房間的牆壁撒尿被抓了個正著。

    同時歐洲人吃飯用刀叉的規矩也是從18世紀中後期才開始的。在13世紀以前,歐洲人在吃東西時還都全用手指頭。

    在使用手指頭進食時,還有一定的規矩:羅馬人以用手指頭的多寡來區分身份,平民是五指齊下,有教養的貴族隻用三個手指,無名指和小指是不能沾到食物的。這一進餐規則一直延續到16世紀,仍為歐洲人所奉行。

    而我們華夏則不然,據史書和醫學典籍以及出土的文物表明,華夏自商朝開始,人們就已經知道注重個人衛生巾了,像盟洗漱口,沐浴潔身,換洗衣服,飲食衛生,勿隨地吐痰等,都有明確的記載,以及這些行為的益害之處。

    話說到這裏,還有歐洲的福利體係這個不能不說。現在都知道歐洲的福利體係好。每天不用幹活,光在家裏領救濟就能過的很好。可歐洲最早的福利體係是1883年,德國俾斯麥政府頒布《疾病保險法》開始的。

    在這之後歐洲才建立起了社會福利體係,提出社會應保障人人享有免於貧困、疾病、愚昧、汙染和失業的自由權利,也開始的國家開設孤兒院,開設公立養老院這些社會福利。

    而華夏公元521年,中國有了曆史上第一家由政府開辦的“養老院”——南朝的梁武帝命令設立“孤獨院”,專門收養老人和孤兒。從此,中國的養老院開始製度化。

    到了唐代,國家強盛,養老院更為普遍,當時稱為“悲田院”。但名副其實的養老院是北宋時期的“居養院”,隻收養貧困老人宋徽宗時期,老人的年齡標準是50歲,使養老人群的範圍得到了極大的擴展,稱為曆史上老人的黃金時期。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