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鬼那些事

第357章玉(上)(3/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春秋早期的思想家管仲,率先提出玉有仁、知、義、行等“九德”,此後孔子將其擴展為“十一德”,對玉器倫理學做了完備的描述。但許慎《說文解字》嫌孔子的玉學過於繁瑣,難以記誦和傳播,簡化為仁、義、智、勇、潔“五德”,跟上古流傳下來的“五行”模式遙相呼應,最後奠定了玉器倫理學。

    而佛教也對玉推崇不已,雅稱為大地舍利子,是具有祛邪避凶的靈石。我華夏本土宗教道教典籍中也記載著許多和玉有關係的故事,他們以為玉是長生不老之藥,將其磨成粉食用,這就是所謂的“服玉者壽如玉”。

    曆史上著名的喪葬玉器也是源自道教的思想,道教認為玉石能夠使人屍體不朽,靈魂得到安息,因此將玉製成各種玉器隨葬。玉還被用來製成法器,用了除穢辟邪。通過這些能看出玉在華夏文化傳承中的地位。

    而製作法器玉更是一種上佳的材料。特別是這種養人辟邪的法器,更是以玉這種材料為最。而華夏最出名的玉有四處,分別是和田玉,南陽玉,藍田玉,岫岩玉四種。要說那種玉做法器最好,這個到沒有定論。做法器主要是看玉含有靈氣的高低,其他的都是次要的。

    我來的珠寶店,是海是最大的一家,進來之後,各種玉時是玲琅滿目,中國的四大玉種就不用說了,緬甸的翡翠,北歐的瑪瑙等,這裏應有盡有。如果我隻是挑玉石,那我還真不知道挑什麽樣的好,可要是挑做法器的材料,這個沒人比我在行。

    不過在這個珠寶店裏轉了好久,都沒有找到合適的玉。這裏的玉開采出來之後已經被加工完了,裏麵的蘊含的靈氣已經散發幹淨。再一個,玉器飾品的保養和玉質法器的保養不一樣,存不住靈氣。

    我一轉了七八家,終於放棄了,這些加工好的玉石,靈氣含量太低,低到令人發指。雖然比我用來做吊墜的玉石要好一些,可好的也有限,可用這樣的玉石來做法器,真的不夠用。這樣做出的法器,就是樣子貨,用不了的。

    這次我找的珠寶店,它的規模不大,雖然也是開在鬧市區。隻不過這裏主要的業務是玉石加工。本來我不知道這個地方,還是在其它珠寶店的店員的指點下,我才找到了這裏。這個店主,自己也是一個玉器師父。

    以前是給別的珠寶店加工玉石,後來自己找到關係,單幹了起來,並自己開了一家店。我進到店裏,轉了起來,發現這裏成品玉並不太多,不過和珠寶店裏展出的玉不一樣,這裏展出的玉花樣繁多,幾乎沒有重樣的,不像玉石像點那種商業加工品,都是一個模樣。

    而這裏的玉做式非常精細,雅致,雕刻手法絕對是大師級的。因為我做法器的時候,自己也雕過玉,雖然雕的不好,可也懂得一點。當然這裏玉器的價格也要比其他玉器店裏要貴不上很多。畢竟這裏每一件作品都是獨一無二的。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