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鬼那些事

第21章太極(上)(3/3)

    大學畢業之後,知道孫小風能混到D市一所省重點高中當代課老師時,我更驚訝。憑他這個沒關係,沒錢的窮學生,在今天這個社會能幹到這一步,真的很不容易。當我們還在單位中苦苦熬資曆的時候,他成了一所中學正式老師,雖然不是重點中學,也是個好工作,好出路。

    參加孫小風婚禮那天,我是他的伴郎,也是那天我才知道他家裏的情況,看到他父母流著淚給他媳婦帶上花的時候,在場的很多人都流出了眼淚。孫小風那天也是哭的稀裏嘩啦,我也是這時才知道他不容易,我們在一起練三年拳,從來都沒有聽他說起過,也從沒到看到抱怨過。隻是一個人默默的努力奮鬥者。

    在我看來,他有今天也算是一種成功,並不說他有多大的成就,是他那種堅持,努力得到了我的認可。我認為每個成功人士的背後,都有自己的故事,誰也不是一帆風順的,都是用堅持,汗水,別人無法理解的精神換來的。

    我突然想起電影裏說戲子的一句說:要想人前顯貴,就得背後受罪。說的不就是現在這些,讓我們羨慕嫉妒恨的成功人士嗎?

    晚上我和孫小風不光學習《老六路》,張老師還教我們推手,太極拳的套路是太極拳的練法,而推手就是太極拳的用法,檢驗自己練習太極拳的一種手段,簡單的說:“拳架是體,推手是用。

    推手是對拳架的檢驗”和那句:“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道理一樣。由於我和孫小風練習的時候不長,水平還不成,就從單推手開始練,不要小看單推手,這也是太極拳初學者一個重要的步驟。

    單推手看似簡單,實則同樣包含有粘沾連隨,不丟不頂,舍己從人,引勁落空等太極拳推手的主要功夫在內。兩人單手手腕處相搭,要求輕輕相接觸,即要有粘著之力,又不能用力。

    一方用按勁弓步輕輕相隨對方之勁前推,另一方則用捋勁虛步坐身輕輕隨對方之勁回捋化開,無論前推或者回捋,要求接觸處之粘著力始終不變,粘沾連隨,不丟不頂。勁起於腳,以腳帶兩胯,以兩胯帶動身手,與拳架的姿勢和運勁要求完全一致。

    單推手練得有粘沾邊隨,不丟不頂的功夫並熟練之後,就練雙推手,雙推和還學是楊式四正推手,在四下推手必須認真,掤,捋,擠,按四勁分明,從單推手至四正推手,主要是練習粘沾連隨,不丟不頂的功夫。粘沾連隨的功夫是永無止境的。

    技藝越高接觸之處越輕,但仍是粘沾不脫,並能使接觸處的粘著力保持不變,虛實不露,使對方感覺深不可測。達到人不知我,我獨知人。因此通過四正推手練習粘沾連隨的功夫,時間應該長一些,尤其是隨的功夫是將來實戰時決定勝負的關鍵。無論單推,又推和四正推手,都必須左右互換,左腳右腳的位置互換。這樣才能練得上下一體,全身相合。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