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闕

412|番外之覆巢之九(1/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秦鳳儀登基那一日,萬裏無雲、豔陽高照,當真是極好的兆頭。然後,登基後的第二日,秦鳳儀就冊了他媳婦為皇後,第三天便是冊東宮了,反正大陽早就是世子,大陽又是他爹的嫡長子,這東宮的位置,順理成章的沒有人提出半點異議。

    甚至,許多人去東宮給大陽太子行禮時,心下都不禁想,倘當初太上皇能提早定下儲君之位,怕沒有這些年的二龍相爭了。

    是的,秦鳳儀做了皇帝,媳婦做了皇後,兒子也冊了太子,那麽,不知道是不是在北蠻人手裏的景安帝,便理所當然的升格為了太上皇。那啥,慈恩宮也升格為了太皇太後。

    不過,大陽雖冊了東宮,東宮卻是積年未用,難免破敗,定是要修繕後才能用的。不論內務司還是工部,對於修繕東宮一事,特別的積極,尤其內務司,更是一早就上了修繕東宮的折子。隻是,眼下卻是不急的,大陽年紀尚小,秦鳳儀李鏡都沒有令兒子這麽早就自己獨居東宮的意思,大陽又是自小在爹娘身邊長大的,他也願意待年紀再大些,再搬到東宮去。何況,秦鳳儀把兒子冊了太子後,將景安帝奉為太上皇,便張羅著北征之事了。

    秦鳳儀親自率兵北征,將士們頗為積極,尤其是隨秦鳳儀來京城的西南將士,他們跟著親王殿下,不,跟著陛下打仗,陛下從不令將士們吃虧的。就是這回北上來京,雖沒啥戰利品,當然,仗也沒打起來,但,殿下升級成了陛下,他們以後的好處豈不更多啦。

    而且,西南這些將士們其實很有心眼兒,他們在京也有大半年的光陰了,瞧出來了,京裏人心眼兒多,有學問的也多,他們生怕這些個比他們更有心眼兒更有學問的把自己比下去,故而,對秦鳳儀越發忠心。秦鳳儀一說北征,西南諸將紛紛請命。京城禁衛軍將領更是靈光的很,半點不落於西南將領之後,他們不似內閣文官如何擔心新陛下北征是不是會有風險啥的,做將領的,最好的升遷途徑便是戰事升遷了。何況,新陛下善戰,天下皆知。

    故而,一時間,朝中武將皆是精神振奮,響應號召,恨不能立刻就跟著新陛下去北疆,踏平北蠻,迎回太上皇。雖則秦鳳儀一直沒承認景安帝就在北蠻手裏,不過,許多朝臣覺著,這事兒八九不離十了。

    然而,秦鳳儀要北征,光有武將也不成,亦要有文官配置,鄭相把自己的長子塞進了隨行團隊,並且千萬交待長子服侍好陛下,更是放下狠話,倘陛下有個好歹,你也不要回來了。

    鄭家大郎很愁苦的表示,他倒是一片忠心,隻是,他與陛下當真不是很熟好不好。看長子這模樣,鄭老尚書就是一肚子火,想自己一輩子千伶百俐,也不曉得如何生了這麽個實誠的長子。不是很熟怕啥,為啥塞你進北征團隊,就是讓你去熟一熟的好不好!

    鄭相都把長子塞北征團隊了,可想而知對這次北征會如何盡心了。

    便是盧尚書近來對秦鳳儀很有些意見的,見秦鳳儀一門心思要北征,盧尚書精心挑選的禮部口才好又精細能幹、而且年輕的官員,推薦給了秦鳳儀。因為,在盧尚書看來,如果確定了太上皇就在那些北蠻畜牲的手裏,必然要進行兩國談判,好迎回太上皇的。

    還有,秦鳳儀登基後的第一次北征,必要有帝王的排場才是,盧尚書細稟了準備的帝王儀仗。秦鳳儀直接道,“那些笨重的禦駕便免了,備一輛結實實用的車子隨行便是,我在路上騎馬,尋常用不到車的。哎,我這一走,朝中事就都托賴你們了。”

    幾人起身應是,鄭相道,“陛下放心,太子年長,且,老臣看太子聰穎,極是出眾。”

    秦鳳儀擺擺手,笑道,“大陽才幾歲,還是個孩子哪,你們也別總誇他,小孩子誇的多了就容易浮。你們議事時,讓大陽跟著聽一聽便罷了,他有什麽不明白的,你們給他講一講。他年紀小,國家大事給他拿主意,他怕是也拿不了什麽主意,還是得靠你們。”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