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闕

381|南夷新風尚(1/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第381章

    真是個神人哪。

    以往秦鳳儀在京城,  礙於身份地位的緣故,  勉強算一朵奇葩。如今不同了,自從身世被揭,  秦鳳儀成為了藩王,  現在做事,  越發的神仙放屁,  不同凡響了。

    隻聽說過別個地方受災,有相臨的州府伸出救援之手的。雖則徽地離南夷有些遠吧,人家徽地是遭災了,可也沒求著你南夷去救啊。倒是鎮南王殿下,很有慈悲心腸,  讓人帶著糧食去了。結果,竟然是拿糧食換人去的。

    往時要想遷徙些百姓,  朝廷還得按人頭出銀子,  給百姓們安家費哪。現下不同了,鎮南王殿下,一手舉著熱騰騰的白米飯,一手揮舞著賣身契,  誰賣身,  就給誰飯吃。至於人頭銀子,  那是一分沒有的。就這樣,  據說折騰了徽地好幾萬人。雖則鎮南王殿下隻承認,他就弄了一萬人過去,但,  這個數字是沒人信的。

    倘隻是一萬人,徽地巡撫能急的直接翻臉。

    當然,現下諸多官場老油條都認為,徽地巡撫與鎮南王翻臉是很不明智的。畢竟,人家鎮南王雖然客串了一回拐子,但人家不是強行拐賣人口,那些賣身的百姓,也都是自願的。

    關鍵是,鎮南王是個潑才啊,先時抵死不認,眼看抵不過去,他就翻臉了,還說徽地巡撫無能,他雖是買了些人口,但總比叫百姓們凍餓而死要強吧。你要是救濟的及時,百姓們能為口吃的就自賣自身,來我南夷麽?說來,都是你巡撫大人無能!

    這場嘴仗下來,徽地巡撫把官兒也給丟了。還強行叫鎮南王扣上了頂“無能”的帽子,雖則這頂帽子,即便鎮南王不給他扣,許多朝臣心裏也覺著徽地巡撫怪無能的。遭災的又不隻你徽地,江浙一樣遭了雪災,怎麽人家江浙就沒出這事兒呢?聽說,鎮南王也派了人牙子到江浙去,結果,江浙總督巡撫是年都不過了,各地巡視救災之事,其治下官員更是沒一個敢偷懶的,硬是沒叫鎮南王拐去多少人口。

    這人哪,就怕比。

    與江浙總督巡撫一比,說徽地巡撫無能,也不能說不對。

    隻是,想到鎮南王做的這趁火打劫的奇葩事,百官都無語了。還有禮部盧尚書私下同景安帝道,“鎮南王殿下給徽地送糧,原是好意。這事兒鬧的,倒叫殿下在朝中風評不一了。”

    景安帝一幅老神在在的模樣道  ,“有什麽風評不一的,朕看鎮南王就不錯,以後哪裏賑災力有不逮,朕就叫鎮南王去給他們幫幫忙。鎮南王那裏正缺人哪,早跟朕嚷嚷好幾回了。遷哪裏的百姓,他們能樂意?要是實在顧不過來,就讓鎮南王幫他們一幫,也是為他們減輕負擔嘛。”

    盧尚書心說,你倆真不愧是父子,這餿主意想的,簡直能擠兌死地方官。

    倒是大皇子年下幫著宮裏施粥舍米救濟京城貧窘百姓,很受了些好評。

    秦鳳儀反正是向來不管人怎麽說的,他是個隻認實惠的。如今把百姓們“買”來了,立刻給上戶口,戶籍搞定,秦鳳儀先給人個甜棗吃,南夷分他們土地耕種,前三年不用交稅,三年後按田地品質分上中下三等田來交糧稅,而且,他們自賣自身,隻用做十年奴婢,待過了十年,便可恢複良民身份。至於分給他們的田地,六十年內不許買賣,六十年後,便是他們自家的了。而且,這些百姓,倘是有手藝的匠人,那真是走了大運,現下南夷正缺匠人,直接可去匠人司報道,唉喲喂,至於匠人司的待遇,那真是……哪怕不是自賣自身,倘他們早曉得南夷這裏對匠人這般優厚,早自己背著鋪蓋卷過來討生活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