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闕

293|解憂~~(1/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第293章

    不論景安帝,  還是景川侯,  抑或是方閣老,對於新城的修建現在仍持觀望態度。雖則秦鳳儀在信裏是把自己的南夷吹的不得了,  不過,  大家都知道,  秦鳳儀就是這幅性子,  不要說他的藩地了,他家啥都是極好的。

    不過,自南夷州很痛快的送來了與往年無二的糧稅,還有五十盆的荔枝,雖則南夷州來人很在郊外碼頭做了回荔枝生意,  很賺了一筆,景安帝隻當不知道了。譚經曆也不是全做的買賣,  起碼還是按親王殿下的交待,  李方兩家各送了兩盆掛果將熟的荔枝樹。剩下的,譚經曆都賣掉了。然後,京城的差使結束後,看李布政使直接就在京致仕了,  譚經曆便帶著大家夥坐船回了南夷。其間不是沒人同譚經曆打聽南夷的事兒,  譚經曆都是“先時大家夥兒日子苦,  待殿下到了,  就不苦了。”,進行統一答複,其他再多的,  一律沒有。

    這很是個嘴緊的人。

    辦完差使,他便走了。

    景安帝則在斟酌江寧織造送上的密折,上麵說方悅奉鎮南王殿下之命過去他那裏,又要織工又要匠人師傅,打算在南夷開辦南夷織造局的事。這位織造大人不愧景安帝心腹中的心腹,連帶三成幹股的事也一並說了。景安帝隻是不解,南夷那樣荒蠻的地方,就是景鳳儀去了略好些,可景鳳儀現下修路、建城,縱是秦淮在揚州幹了多年鹽課,身邊頂多兩三百萬,再加上朝廷撥的五十萬兩,那小子先把銀子用來修路,這一點,其實景安帝還是有些個感觸的,他就知道那孩子不是個短見的性子。許多藩王因皇位無望,便多耽於享樂,哪個管藩地死活。景鳳儀不一樣,他出京時估計也沒多想南夷的事,但,半路就開始動腦子了,先是收攏饑民充盈人口,再忽悠了許多商賈一同前往,直接帶了好幾萬人過去。難得的是,這麽多人一下子湧入南夷城,可南夷硬是沒出什麽大亂子,這就很見本事了。當然,景鳳儀大年初一帶著老婆孩子坐著花車帶著一萬親衛軍巡.遊的事,景安帝也是知曉的,景鳳儀這震懾手段,景安帝見著消息亦是要翹唇角的,既出風頭又用兵力震懾了南夷城,很符合景鳳儀的性情。

    隻是,景鳳儀的步子,是不是邁得太快了些?

    景安帝其實有些個猶豫,要不要讓江寧織造局出人,他倒不是在乎那三成幹股,是有些擔心景鳳儀攤子鋪得太大,最後收拾不住,直接癱了。

    不過,景安帝最終還是在江寧織造的折子上批了個允字。景鳳儀的性情,景安帝十分了解,倒不是別個,景鳳儀是屬於那種認準了事,必要做成的人。你不答應,他無非是另想法子,但他絕對不會不做,與其如此,還不如允了。就是最後栽個跟頭,也全當買個教訓。

    與景安帝想法相似的,便是方閣老了。

    方閣老原是讓孫子過去,看秦鳳儀這城能不能建起來的。結果,孫子叫秦鳳儀使喚到了江寧去江寧織造那裏借人。當然,方閣老之所以會知道此事,是因為,孫子寫信回家時提了一句。

    在方閣老看來,秦鳳儀接下來的要務是建城啊,如何又要辦南夷織造局啊。就南夷那窮山窮水的地界兒,倘是方閣老說,倒不必大張旗鼓的辦織造局,那裏紡織落伍,自湖杭之地尋幾個有手藝的織工,過去教導當地百姓,學些先進的織錦技術,這樣子,慢慢由小到大,何需直接大手筆的辦織造局。織造局可不是好幹的啊,先期投入便是極多。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