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鬼的直播間[重生]

第22章 棋盤(1/3)

    她記得《國語.周語》篇中記載了這麽一件事:

    公元前522年,周王朝的國君周景王想造一套名叫“無射”的大型編鍾,其中包括原來沒造過的體積更大、聲音更低的大鍾。

    為了這件事,周景王先征求臣單穆公的意見。

    單穆公說:“鍾是為了讓人聽的,鍾聲太低,耳朵聽不清,就不算鍾聲了。這就好像眼睛看東西,能看得比較清楚的,不過在一步左右;再看遠一點的,也不過在一丈左右。能夠聽到大鍾聲音的細微差別的,不過隻是個別人能做到的。”

    單穆公所說的,不就暗含了“目之所及,毫厘之差”兩個意思嗎?

    這個典故著實有點偏門,難怪之前一點思路都沒有。不過現在想通了,也就很好理解了。

    單穆公所說的是勸誡周景王不要鑄造無射鍾。她來到了“無射樓”。進門的時候,又站住了——對了,那麽到底是無射樓的哪一層呢?仔細想一想:目之所及,毫厘之差……毫厘之差。毫厘是古代的長度的小單位,十毫為一厘。

    她按下了十樓的按鈕。

    出了十樓,迎麵又走來一個年輕的男子,倒不是保安的打扮。西裝革履像個教授。

    男子問道:“小姐,這裏已經下課了。你們過來做什麽的?”

    “找答案的。”

    男子溫和一笑:“謎底是?”

    “目之所及,毫厘之差指的是國語中周景王和單穆公就無射鍾對答一事,毫厘之差,進度是十。所以謎底是無射十樓。”

    男子點了點頭:“全校第一個解謎的人,你叫什麽名字?”

    “不客氣,我叫田溪,他叫譚錚。”

    她剛想問:“請教先生姓名?”“徐老師?”背後忽然傳來這麽一句,聲音有點耳熟。回頭一看,居然看到梁時湛從電梯上走了下來。第二個找到答案的人居然是他!但梁時湛也滿是驚奇,看來他也以為隻有自己發現了答案。

    徐教授看到了學生,語氣也嚴肅了許多:“你也來了?”

    “老師。”大概是教授在這裏,梁時湛也安分了許多:“我是第幾個到的?”

    “第二個,這位田小姐是第一個。”徐教授問道:“先說說,你是怎麽發現謎底的?”

    梁時湛隻是不疾不徐道:“天王將鑄無射,泠州鳩曰:“王其以心疾死乎!夫樂,天子之職也。夫音,樂之輿也;而鍾,音之器也……故和聲入於耳而藏於心,心億則樂。窕則不鹹,摦則不容,心是以感,感實生疾。”

    背完了這一段,梁時湛有意無意看了她一眼。這是《國語》中無射鍾的由來,梁時湛把一段話背的滴水不漏。田溪雖然排斥這個人,但心中也是很佩服——知道這段典故是一回事,張口就背出史料,這可不是“借花獻佛”就可以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