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又是個律師

第三十四章 人氣與采訪(2/2)

    “林燁,你回答他們幾個問題,不然不好送走。”年級主任低聲道,“我在你旁邊,有的問題你可以不用回答,有我呢。”

    “嗯。”林燁點了點頭,年級主任是媽媽的熟人,不會害他的。

    得到林燁應答,年級主任看向記者們。

    “各位記者朋友,林燁隻是一個孩子,我知道你們想要采訪他的迫切想法,但也要考慮到他一個未成年人的合法利益。三個問題,你們商議一下,林燁會回答你們三個問題,但如果是很過分的問題,我們會拒絕回答。”

    記者們麵麵相覷,有心反駁但林燁不是圈內人,他們那一套可能不太管用。

    尤其這個學校還是當今領袖的母校,不太好搞事。

    沒辦法,十幾個記者商量了一下。

    “請問林燁同學,你譜曲演唱的《沁園春雪》對廣大學子背誦古詩詞很有幫助,之後還會不會進行這方麵的改編。”

    不算太尖銳的問題,年級主任看向林燁。

    林燁想了想,開口:“《沁園春雪》隻是我的一次嚐試,沒想到會得到大家的喜愛,我最近在著手《琵琶行》的製作,這類歌曲我不會放下的。”

    “《琵琶行》?白居易的那首詞?”有記者問道。

    “是的。”

    那記者還想什麽,一旁的年級主任伸出兩根手指,這記者立馬被身旁的同行給拽到了身後。

    真是個豬隊友,一個問題就這樣白白浪費了。

    “請問林燁同學,《我好像在哪兒見過你》這首歌你是怎麽寫出來的,難道是寫給你的女朋友?林燁同學你隻要十六歲,這算不算是早戀呢?”

    這個問題就尖銳了很多。

    未成年人早戀的問題一直是教育界的大難題,這個記者提出這樣的問題,當然是想要大書特書了。

    年級主任眉頭皺了起來,有心想要拒絕回答,但誰知林燁已經開口了。

    “我沒有女朋友,也沒有早戀。嗯,雖然這兩個是同一概念。我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交往過女朋友。”林燁先澄清了一下自己仍然是個母胎sl這一事實。

    “至於怎麽寫出《我好像在哪兒見過你》這首歌……去年國慶節去首爾旅行,遇見了一個女孩,在看到她的時候,我當時就有一種好像在哪兒見過她的感覺,而巧合的是,她也有這樣的感覺。回國之後,我的腦海中迸發出了這樣的靈感,便寫出了這首歌曲。”

    不好!

    林燁這話一出,年級主任心裏一咯噔,你這不是自報家門嗎?

    這些記者也懵了,見過實誠的,沒見過這麽實誠的,直接自己全給兜出來了。

    這就是年輕人嘛?

    愛了愛了!

    首爾,韓國女孩?

    一見鍾情,異國戀?

    還是久別重逢,跨國愛情?

    林燁這番話重點太多了,能寫的東西太多了,很多記者已經想好了標題。

    林燁的那首歌再結合他的這段話,完全可以寫出十幾篇文章啊!

    雖然沒有問題可問了,但記者們都很滿意。

    新聞,到手了!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