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局在大唐迎娶長樂

第943章∶被困!滋味!(2/4)

    正如吐蕃大相擔憂的那樣,此時於大非川外與徐曉樂所部對持的吐蕃大軍,據險要之地收攏被唐軍擊潰的吐蕃軍數萬人,使兵力增加到八萬之數。

    吐蕃軍雖有八萬,然、卻有致命的弱點,那便是元帥噶爾·欽陵因兩次吐血,使身體不能處置軍政,如今所有與唐軍的戰事,皆是由謀士噶爾·讚魯指揮。

    噶爾·讚魯接管大軍,首先麵對的便是糧草短缺的問題,其次是吐蕃軍的士氣低靡,如果短時間不能率軍突破烏海城,打通往河口方向退兵並獲得糧草,那麽,這八萬吐蕃軍,無疑會被唐軍活活困死。

    此時,廊州、河州的大唐駐軍已然接替據守河口和烏海城的金吾衛騎兵,完成對兩地的布防。

    秦曉樂率歸建的金吾衛精銳騎兵,時時襲擾據險地防禦,頑強抵抗唐軍攻擊的噶爾·欽陵部吐蕃大軍。

    可惜秦念蔣所率五百親衛攜帶的炮彈已然用盡,隻餘輕武器使用的彈藥,否則,秦曉樂這小子定然會敢於對這八萬吐蕃軍發起正麵的攻擊,使其早日殲滅敵軍,結束戰鬥。

    八萬吐蕃軍被困,其軍中將領那叫一個度日如年,終是嚐到當年薛仁貴兵敗大非川時的滋味。

    噶爾·讚魯數次使麾下將領率部對唐軍發起攻擊,欲殺出一條血路突圍,皆被兵強馬壯的唐軍三萬精銳騎兵,使襲擾不正麵交戰,隻求消耗吐蕃兵力的策略擊退。

    隨著兩軍每日不斷的交戰,吐蕃將領多是被散於四處的秦家軍五百親衛,遠距離狙殺,如此詭異,專殺敵將的手段,使吐蕃將領於戰場皆是提心吊膽,躲在兵士群中不敢露麵。

    秦曉樂所部,對吐蕃軍施展近半月的襲擾戰,其戰果驚人,使本已疲憊不堪,饑寒交迫的吐蕃軍已然到達全軍潰敗的臨界。

    便在秦曉樂打得吐蕃軍再無鬥誌,準備全線發起吐蕃數萬大軍的正麵攻擊之時,有大唐洮河道行軍總管李敬玄,左武衛將軍、檢校左羽林軍將軍黑齒常之奉旨到來。

    唐軍中軍帳裏,李敬玄宣讀皇上聖旨,詔令徐曉樂放還吐蕃俘虜,驅逐吐蕃剩餘力量,率三萬金吾衛騎兵於鄯城待命,起震攝吐蕃,使吐穀渾複國的戰略目的。

    聖旨宣讀完畢,幾人於中軍大帳坐定,言及朝廷之事,秦曉樂得悉大唐同意吐蕃求和,使兩邊邦交正常的決定。

    此事說來也是天意,原來是吐蕃王芒鬆芒讚突然病故,新王都鬆芒波傑·隆郎赤繼位,奈何這吐蕃新王此時年幼,母親赤瑪倫代理攝政,使吐蕃王朝局勢驟然緊張。

    於長安城的吐蕃大相獲此消息,在緊張王朝局勢的思慮中,乞求李治答應吐蕃求和,再不敢提和親、割讓土地的要求,反求得大唐朝廷對吐蕃新王的冊封,傳旨使秦曉樂罷兵。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