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驚雷

第三百零八章 舊識重逢,戰術之變(3/4)

    “咱們雖然是先頭部隊,但其實是援助孫桐萱,他要打通與太行山根據地的聯絡,肯定賣力。”6鵬思索著道:“向他借一個師,咱們就有機會重創焦作之敵,從而躍進羊腸阪。”

    “借兵還是由老大向孫桐萱提出為好。”高榮立比較細心,道:“咱們先到豫西,偵察清楚敵情,再通過老大調動友軍配合作戰。”

    “還是你想得周到。”6鵬連連點頭,道:“老大也提醒過,我倒給忘了。”

    高榮立笑了笑,道:“走吧,咱們到前邊看一看,要過縣城了。”

    6鵬應了一聲,一夾馬肚子,加快了度。

    ……………

    把會戰分成若幹戰役來打,把戰役分成多次戰鬥來進行,把戰鬥轉變成規模或零星的消耗。

    楊風在軍事會議上定下了新七軍作戰的基調,並且重新調整了布署,在力保根據地的目標下,對日偽軍進行持續不斷的打擊,使敵人不斷地流血、衰弱。

    同時,為了彌補因為豫北戰役而將不斷抽調兵力的空缺,楊風請示軍委會並戰區司令部,命令高樹勳的新八軍由濮陽柳下屯南下,歸入魯豫皖遊擊指揮部轄製指揮。

    作為國府派遣的敵後抗戰隊伍,高樹勳所部應受石友三的節製,但石友三遭到八路軍重創,且與高樹勳的矛盾很深。楊風請調高樹勳所部,冀察戰區司令龐炳勳不反對,軍委會也為其開了綠燈,其中自然更有蔣委員長的原因。

    隻要高樹勳所部不過黃河,轉隸戰區不過是事。這當然是軍委會和蔣委員長的想法,對楊風來,則增強了實力,更有資本采取針鋒相對的戰法,以破壞日軍的以圍代攻、蠶食推進。

    而隨著根據地的綜合實力的提高,以及國府、戰區拔付物資的增多,楊風開始采取新的戰法來擴大光複區。

    其實,這種戰法新也不新,在開封和宿城都用過。隻不過當時是出於保護百姓,不使其遭到鬼子的報複屠殺。

    但其後的結果,卻讓楊風意識到了遷移百姓對於削弱日軍有著相當大的作用,也對日軍“以戰養戰”的戰略有了更深一層的認識。

    所謂的“以戰養戰”,就是利用戰爭中獲取來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繼續進行戰爭。以前,楊風並沒有把其中的人力當成重要因素,他理解的能為日軍利用的人力不外乎是偽軍和強迫的勞工。

    而從其後光複開封,以及宿城之敵一直處於較弱的程度,讓楊風認識到,淪陷區的百姓,也是日本鬼子“以戰養戰”的一個源泉。沒有了百姓可以壓榨、奴役,鬼子談何統治,建立的據點又如何穩固?

    攻克沛縣造成的傷亡令楊風心痛不已,決定盡量避免攻堅。這樣的考慮,楊風和參謀部共同商議,又與政務部門溝通,開始對敵人實行圍困擠壓戰術。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