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驚雷

第三百零三章 提升威力,勞動改造(3/4)

    但束星北不愧是中國的“雷達之父”,不愧是才物理學家,他通過幾個並不算複雜的電路,起到了大功率三、四極電子管的作用,把雷達頻率增加到5兆赫,使雷達搜索和引導飛機的精度大為提高。

    當然,這與英國目前的兆赫的雷達,以及能在飛機上裝備的型化雷達相比,還有相當大的差距,但對中國的抗戰來,卻將起到極為重要的作用。

    拿到能夠實用化的雷達圖紙後,楊風欽佩之餘,也感到十分汗顏。雖然他提供的資料和圖紙為雷達的研製打開了一扇門,但使雷達能夠研製成功,卻還是人家的心血和智慧。

    作為回報,以及對束星北等專家的崇拜和信任。楊風一邊帶著工程技術人員加班加點裝配雷達,一邊把大功率磁控管、三極管、四極管,甚至是晶體管的資料整理出來,一並送到重慶軍令部技術研究室,供束星北等專家參考研究。

    無論是從人力、物力、財力,大後方都比邊區根據地更有條件,更有可能研製成功這些先進的電子元器件,從而促進雷達、報機、無線電定位導航等技術的展,增強整個抗戰的實力。

    經過連續的緊張工作,邊區的第一個雷達站終於在芒碭山建立起來,采用比較原始的機械轉動線的方式進行掃描,並不能進行全方位的掃描和預警。但有了一個成功的開始,由點到網便是指日可待。

    而雷達站的成功建立,對預期中的春季反掃蕩可謂是極大的幫助。因為新七軍要戒備和抵擋的方向主要是在北麵和東麵,雷達線隻掃描這兩個方向就基本能夠滿足作戰需求。

    提前預警,提前現敵機的數量,甚至機型,楊風便可以派出“空軍”進行知己知彼的攔截或襲擊。不僅根據地的防空安全大為提高,還可以支援地麵部隊,緩解他們麵臨的空中威脅。

    ……………

    不管人們是在苦熬苦盼,還是忙碌或是清閑,時間也不會放緩腳步,更不會停滯不前,邁著固定的步伐,時間進入了一九四零年的三月。

    薑俊鳳呼出濃重的白霧,抬頭看了看灰蒙蒙的空,腳下的雪在咯吱作響。她似乎還聽見飄忽模糊,或者是無從稱呼的磨擦聲息。

    “讓你偷懶,狗漢奸!”尖聲的斥罵打斷了薑俊鳳的走神,原來是王桂花在打一個偽軍俘虜。

    光複的時間雖短,但人們已經現新七軍與八路軍的行為作風大不相同。八路軍講究優待俘虜,新七軍卻是嚴苛不寬待。大批的偽軍俘虜經過仔細甄別,隻有少量被補充進部隊,其餘的都被當成苦力使用。

    西高頭村便分配到三十多個勞動改造、贖罪自新的偽軍俘虜,寒地凍的也得刨挖道溝,修補掃蕩受損的房屋……反正就是幹活兒。

    新光複的各村各鎮都有了村長、鎮長,開始管事兒。為了維持治安,也都駐了兵,多的一個排,少的一個班,既看押俘虜,又幫著各村各鎮成立聯防隊,進行軍事訓練。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