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驚雷

第二百七十四章 蚌埠之敵,大反攻建議(2/2)

    參謀一一記下命令,又重複了一遍確認無誤,轉身走了出去。

    既然龍亢戰役比曆史上提前開始了,那我不妨讓襲攻懷遠的行動也提前進行。楊風對著地圖又認真想了一會兒,把腦中的資料搜索一遍,覺得把握很大,方才起身,大聲叫著警衛人員,準備馬上出去蒙城,去龍亢。

    *******************************************************************

    “……從武器裝備到通信聯絡,再加上機動度,我軍皆弱於日軍。這樣便造成我軍在指揮係統不夠通暢,各部隊的協調配合也不夠一致,越是大的會戰,越是參戰部隊多的戰役,我軍的表現就越是不夠理想。日軍則相反,習慣於大兵團作戰,作戰規模越大,其綜合戰力越強……”

    “……如果將原定的全線大反攻分為若幹個反擊戰役逐次進行,則可能最大限度地彌補我軍之弱點。在相對的戰區內,參戰各部也容易協調,隻要銜接的適當,反攻的效果也能得保證。”

    “……若以一至兩個軍為作戰單位,輪番向日軍兵力薄弱而又有戰略價值的地區進行攻擊。既使兵力有限的日軍有疲於奔命之感,利於我軍能捕捉更好的戰機,還可以延長大反攻的時間,從冬打到春,打到夏,也未嚐不可。由此還能在國際造成我軍的反擊此起彼伏,完全是在壓著日本人打的印象……”

    從今冬打到明年春、夏?蔣委員長覺得假牙有些不適,不由得咧了咧嘴。

    宋美琳看到蔣的表情,以為他在生氣,與美國駐華大使詹森的會談並不順利,美國中立法修正案自然不是一個駐外大使能夠改變的。

    “大令。”宋美琳坐到蔣身旁,安慰道:“詹森大使非常注意你的話,他一定會馬上向華盛頓報告的。”

    蔣委員長苦笑了一下,輕輕撫摩著宋美琳的右手,並未直接回答詹森的事情,而是誇獎道:“你今翻譯得很好。”

    “給你當翻譯,能夠不譯好嗎?”宋美琳笑了笑,隨口答道。

    “有些譯員連我講的中國詩詞成語都不懂,還要我解釋給他聽,他們才譯得出來。”蔣委員長不無抱怨地道。

    “他們對中國文學沒有修養,我整和你生活在一起,你看的那些書,我有時也翻翻,所以譯起來不難。”

    “你對外國文學也有修養。”

    “你知道我在韋爾斯科學院,主修英國文學,我還選修了哲學和演術。”宋美琳的神情有幾分得意。

    “怪不得你的口才那麽好。”蔣委員長又誇了一句,停頓了半晌,拿過文件,指著上麵的一段文字問道:“我知道你一向都看歐美的報紙,你看看這段,是羅斯福表過的演嗎?”(未完待續。)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