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驚雷

第二百五十八章 先下手為強,特勤隊?(1/3)

    敵若欲殺你,你應先殺敵。  WwWCOM

    按照中國的老話,便是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殃。

    楊風要主動進攻,並不是得於趙雨柔的隨口一,而是早有此意。隻不過基於軍隊擴充、訓練、整編等因素,覺得時機不夠成熟而已。

    而且,是以不斷的規模的反擊遏製鬼子的築路蠶食,還是動類似於百團大戰那樣的大攻勢,楊風還要根據具體的形勢變化做出選擇。

    盡管他有限度地供應了八路軍部分武器彈藥,還有藥品物資,但軍力的差距還是難以彌補,八路軍也隻能是拖延、減緩鬼子的囚籠政策,不能完全遏止。

    而鬼子一方麵築路修堡,對抗日根據地進行分割、蠶食,一方麵進行掃蕩,對抗日武裝進行打擊。特別是入冬以來,整個華北的抗戰形勢日趨嚴峻,永城根據地也隻是暫時的平靜,不可能始終獨善其身。

    “入秋之後,華北鬼子的掃蕩開始增多,主要目標指向八路軍的根據地。先是圍攻晉冀豫,占領了沁縣、武鄉、遼縣、長治、屯留、黎城等縣城;隨後又進攻北嶽區南部。據情報顯示,鬼子十月以後還將動第三次掃蕩攻勢,目標可能是北嶽區、冀魯豫……”

    楊風聽著參謀長做著敵情通報,目光在地圖上遊走。他的記性出奇地好,以前的敵情通報記得清清楚楚,也就能聯係得更遠,看得更透。

    一九三九年以來,特別是多田峻上任之後,開始把矛頭對準華北八路軍。本著先平原後山地的原則,鬼子的掃蕩重點是冀中和冀南,目的是占領華北糧倉兼人煙稠密之地,斷絕八路軍的糧食和人員的主要供應渠道。

    多田峻是個中國通,針對不同派別的抗日武裝,陰險地采取了區別對待的策略。對於主動出擊**較低的淪陷區的國*軍部隊暫時不采取軍事行動,而專門對付八路軍。當然,這隻是一種分先後的策略,並不是始終會不理不睬。

    盡管八路軍調動主力,經過奮戰,保住了冀中、冀南根據地,但損失也不。這其中包括老百姓的財產和生命,包括糧食和房屋,包括戰士的傷亡,武器彈藥的消耗。

    每一次粉碎鬼子掃蕩,其後都類似於一次災後重建,這就是實力的差距,不能正麵抵擋,也不能拒敵於根據地之外的結果。而部隊在戰後的恢複,因為本身軍工產業的孱弱,便需要很長的時間。

    而鬼子的每次掃蕩,兵員損耗不大,消耗的多是物資,很快就能恢複,再次卷土重來,再給根據地軍民造成人員和物質上的巨大損失。

    楊風早就意識到了這一點,所以才采取遊擊戰與正規戰結合的戰法,盡量避免鬼子深入根據地進行破壞。顯然,如果繼續等下去,等鬼子布署完畢,就很難達到這樣的效果。

    打出去,爭取在根據地外開辟戰場;或是加強反擊的力度和頻率,以不斷的中規模戰鬥斬斷鬼子伸向根據地的魔爪,殺傷其兵員,消耗其物資,威脅其要點,加大其集結兵力的困難,拓展地盤,增加抵擋鬼子掃蕩的緩衝區域。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