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驚雷

第二百四十三章 見聞,去留?(1/2)

    至於孫殿英盜挖東陵(慈禧)、裕陵(乾隆),也自有他的一套邏輯,“滿清殺了我祖宗三代(明末忠烈孫承宗的後人),不得不報仇革命。  Ww W COM孫Zs有同盟會、國民黨,革了滿清的命;馮煥章(馮玉祥)用槍杆子去逼宮,把末代皇帝溥儀及其皇族趕出了皇宮。我孫殿英槍杆子沒得幾條,隻有革死人的命。不管他人什麽盜墓不盜墓,我對得起祖宗,對得起大漢同胞!”

    嗯,這番邏輯聽起來倒是有些民族主義的影子,至少馮玉祥就十分認同。見麵時,他緊握住孫殿英的手:“殿英老弟,你的革命精神我很佩服。咱們是好朋友,好同誌!在反對清廷這一點,我幹的是活的(指驅逐溥儀),你幹的是死的(指盜陵)。”

    始作俑者,其無後乎?號稱“十全老人”的暴君乾隆,大興文字獄,殺害了多少漢人?老妖婆慈禧,也是禍國殃民。被掘墓鞭屍,也不能不是報應不爽。

    …………

    孫殿英等少數人在前,還有一些幕僚是在其後出的,但也已經進入到根據地腹心地帶,所見所聞不得不讓他們心中感歎、驚訝。

    “你們到底有多少人槍啊?”孫部高等顧問李錫九實在忍不住心中的疑惑,一路走來,到處看見背著槍的百姓,男的、女的、老的。

    “正規部隊嗎?”隨行的參謀孫誌誠解釋道:“現在還未停止擴充,預計一個月後將達到兩萬。要背著槍的就算,那可就多了,現在基本上是一家一支,而且還在不斷增加中!”

    李錫九咧了咧嘴,奇怪的問道:“老百姓也槍?這需要多少鋼鐵,又能起到多大作用呢?”

    “我們司令,哦,現在應該叫軍座。”孫誌誠自失地笑了笑,解釋道:“管這叫全民皆兵。男子十五歲至五十歲,女子十七歲至四十五歲,隻要身體尚可,都要接受一定的訓練,將來也會視情況配武器。現在離我們軍座的要求,還差得遠呢!”

    中國自近代以來一直戰亂頻繁、動蕩不安,對槍械的需求量很大,以致於在很多地方都產生了民間造槍匠這一行當。他們用簡陋的設備,以手工或半手工方式來製造槍支。

    其中造得最多的,是一種稱為“兩撅槍”的土製手槍。這些土造手槍形狀各異,但一般都采用類似獵槍的兩段式鉸鏈結構,從打開的彈膛尾部直接裝填槍彈,射後要將握把向下撅開以便退殼,故稱為“兩撅槍”,又被叫作“獨一撅”或“單打一”槍。

    這種槍的槍管都是自行打製,很多是用鐵條盤成。口徑也是五花八門,多數都沒有膛線,但由於使用步槍彈,使得該槍在近距離內威力仍很大。

    因為從設計到製造都極其簡陋粗糙,對製造條件的要求很低,村鎮的鐵匠鋪便可依樣打造。所以,楊風利用同樣是民間煉製的土鐵,以及煉鋼廠篩選下來的次品鋼材,把生產“兩撅槍”的任務派給各村鎮的鐵匠鋪,以增加生產製造的產量,實現全民皆兵的設想。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