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驚雷

第一百八十一章 血戰淮陽(二)(1/3)

    奮勇殺敵,你是獵手中的精英……吳金鎖腦海中閃現著值得他驕傲自豪的字眼,迅進入了狀態,把槍口瞄向了前方。

    “正麵偏左,鬼子隊長。”觀測員低聲著,他是一個經驗豐富的老兵,炮擊和衝鋒並沒有影響到他的情緒和判斷。

    氣幹燥無風,真是一個射擊的好環境。吳金鎖移動步槍,將目標套進瞄準鏡,對準敵人的****,輕輕地扣動了板機。

    “啪勾!”鬼子隊長腹部中彈,立刻象把折刀似的彎曲倒下。

    很好,漂亮!兩百二十多米外的完美一槍。

    機槍、步槍向著衝鋒的敵人射出密集的子彈,在這紛亂的槍聲中,處於二線陣地的狙擊手中冷靜而從容地施射,帶著致命的精確,每一槍都造成進攻者的傷亡。

    通,通,通的悶響在二線陣地上接連響起,飛雷炮的縮版,一個人就能扛著跑,能把捆紮在一起的六顆手榴彈拋射到三百米外。冒著青煙的手榴彈在空中散開,亂七八糟地砸在敵人頭上,形成了類似集束炸彈的效果。

    爆炸聲此起彼伏,硝煙彌漫,淹沒了敵人的衝鋒隊伍。中國*軍隊在防禦戰中最常使用的手榴彈彈幕被延伸到了二三百米,而不是三五十米。

    敵人在陣地前不斷倒下,即便活著也帶著可怕的痛苦在地上扭曲著、慘叫著。充分炮火準備之後,敵人認為勢在必得的凶猛進攻最後在五十米距離被霰*彈槍的密集噴射,以及黑壓壓的手榴彈雨所粉碎。

    扔下數百具死屍,敵人狼狽地退了下去。而陣地上的一線守軍也開始撤退,撤退到第二道甚至是第三道防線。

    二戰中的最優秀的防禦專家,德國的海因裏希是當之無愧的。他經曆了無數重要的戰役,一次又一次,蘇聯人都試圖在他的防線上打出缺口,但每次都碰的頭破血流。

    最後一次在施勞弗高地,雖然德軍失敗的命運早已注定,但海因裏希的防禦藝術達到了同等條件下無人能及的高度。他成功地把兵力雄厚、炮火猛烈的朱可夫拖住了三,在戰爭的最後幾中把蘇軍最優秀的統帥搞得灰頭土臉。

    海因裏希的妙招之一便是在蘇軍炮擊前,命令德軍暫且撤出第一道塹壕,使蘇軍如雨點般的炮彈全砸在了空無一人的陣地上。等到炮擊結束,德國人又迅返回了陣地,給予衝鋒的蘇軍以迎頭痛擊。同時,這樣還可以保證部隊在即將被敵人壓倒前,把他們及時撤出戰場,在第二條防線以逸待勞。不過,這樣做風險也很大。

    楊風同樣堅定地相信縱深防禦的重要性,他給軍官們講過這種戰術,並想出了減少風險的一些辦法。比如現在守軍所采取的,便是把第一道戰壕修得又寬又深,對敵一側挖有兩尺高、一尺半寬的平台,使戰士們能夠蹬在平台上向敵射擊。

    而敵人要是在沒有炮火準備的情況下突然進攻,占領了第一道戰壕的同時,也掉進了類似“板凳戰壕”的陷阱,將被很快反擊出去,甚至傷亡慘重地被殲滅。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