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驚雷

第一百七十三章 議論,回家團聚?(1/2)

    “是啊,以後咱們會有更多的武器裝備,戰鬥力提升是肯定的事情。”副官有些敷衍,再次提醒道:“司令,您早些休息吧!”

    “好,我看完這些文件就睡。”廖磊擺了擺手,又低頭翻閱起來。

    副官有些無奈地搖了搖頭,轉身走出去,輕輕帶上房門。

    廖磊看的是軍官觀摩團在反掃蕩結束後所寫的報告,每個軍官按要求都寫了一份,角度不同,看法也有差異,但都對三縱的戰鬥力,以及楊風的大膽狠辣表示了讚賞。

    綜合起來看,廖磊也整理出了其中適用於第二十一集團軍的一些戰術戰法。而使正規軍掌握並熟悉遊擊戰,一直是廖磊希望和努力的。可到底,二十一集團軍是正規軍,憑裝備和實力,又不能全部照搬一般遊擊隊的打法。

    而三縱這種打法,就比較合乎他的心思。遊擊隊和與正規軍分開使用,各自揮長處,對鬼子的進攻則使用部隊,采用多種手段予以遲滯、消耗,而正規軍在側窺伺,待敵人疲憊或露出破綻後,便大舉行動,給敵人以沉重打擊。

    還有村落防禦阻擊戰,可以看成是固守要點,而不是處處設防,更不是防線平鋪;大迂回穿插分割,炮火集中使用,在敵後製造混亂、攻敵所必救……

    從各人的報告中,廖磊整理出了可供學習借鑒的新戰法,一一歸納。等他停下筆來,已經是深夜時分。

    ……………

    夜深了,煤化廠的宿舍裏還亮著燈光。

    “楊將軍真是厲害,能搞到如此詳細、且被當作商業機密的資料。也定然是吃了很多令人難以想象的苦,克服了很多困難。”張大煜教授從桌上抬起頭來,道:“有了這些,咱們的工作便簡單多了。”

    從實驗室製取到工業化生產,可能會有極大的困難,要耗費極多的時間。但楊風連工業化生產的流程也製定出來了,所欠缺的便是專家學者們用自己的知識去加以實踐。

    “煉油設備、裂油設備、碳化設備……”黃景蘭教授一一列舉著,道:“雖然都要製造,但有相關的圖紙,我看倒不是克服不了的困難。水泥、耐火磚,還有兵工廠提供的幫助,楊將軍已經做好了大部分的準備工作,留給咱們的難題並不是太多。如果這樣咱們還不能成功,那可真是——”

    “能成功就好。”繆雲台看到了曙光,既急切又振奮,“等到這裏成功了,咱們就趕快回雲南,籌措建設利滇化工廠。在這淪陷區,終究是不保險。”

    “這裏不是淪陷區,是根據地。”張大煜著重提醒道:“敢在這裏進行大規模的生產建設,楊將軍對部隊和戰力是相當自信啊!而且,這裏雖然是群敵環伺,但民眾的精神麵貌卻比大後方要好很多。”

    “我也有這樣的感覺。”黃景蘭點頭讚同,“看那些技術人員和工人,工作熱情實在令人感佩。要不是——我倒是想長期留在這裏。”

    張大煜苦笑了一下,不好勸,便岔開了話題,“你那個學生呢,又跑到哪去了?”

    黃景蘭無奈地搖頭,“和她姐姐在另一個實驗室,聽磺胺已經製取出來,還真是了不起的成就。”

    “如果象這樣有完整的資料和流程,實驗室製取倒也不算太困難。”張大煜停頓了一下,道:“繆兄,楊將軍所的經濟方麵的運作,想必你是讚同的吧?”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