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驚雷

第一百五十一章 專家之助,磺胺(1/3)

    楊風有些不解,疑惑地道:“抗戰時期,軍用民用的物資都很匱乏,國家對大後方的工業態度,也不至於此吧?”

    邱玉池苦笑了一下,了一些事情,令楊風皺緊了眉頭。

    抗戰之前,中國的鋼鐵工業不僅停滯,而且相比於滿清和北洋時期,還退步了。戰爭爆,由於鋼材短缺,幹脆放棄了山野炮和榴彈炮的生產。而戰爭使鋼鐵走俏,國府不但不積極出台扶持鋼鐵業的政策,反而立馬加稅,一年時間從18元加到9元。

    另一方麵,政府的銀行貸款貸給工業的份額更是難以想象了,四零年隻有%,到四三年的竟不到1%。到了四四年,大後方鋼鐵企業大多倒閉或停產。

    國府,或者是蔣委員長,很大的問題就是不相信本國人民的智慧和力量,缺乏自力更生的精神。一開始是買買買,以後就是向山姆大叔要要要。對本國科技工作者取得的填補空白和研究突破極不重視,更缺少扶持和鼓勵。

    比如化學家侯德榜憤自行研究新的製堿方法,明了“侯氏製堿法”,以及聯產純堿與氯化銨化肥的新工藝,但卻未獲重視,未能實現工業化生產;張大煜先生所建立的褐煤低溫幹餾提煉汽油的利滇化工廠,曆盡千辛萬苦煉出了油,但政府不扶持,在人力、物力、設備和經費等方麵困難重重,終於被迫停辦。

    到了抗戰後期,中國汽油的百分之百,鋼的百分之九十五,藥品的百分之九十,武器彈藥的百分之八十都要靠美英供給。這樣地全部依靠外援,民族工業備受打擊,使很多懷著“工業報國”之心的科技工作者大為失望,甚至失業沒有了生計。

    現在嘛,短暫的工業展的繁榮不過是被逼的,從心裏還沒有放棄“崇洋媚外”。抗擊日本侵略者,國府也老是在期待著列強幹涉,淞滬會戰的損失慘重,很大程度上也是出於此種原因。

    楊風沉思良久,苦笑著搖了搖頭,還是做好自己的事情吧!

    “諸位若是遇到難處,楊某願鼎力相助。”楊風起身舉杯,熱情地道:“就算在大事上楊某力有未逮,可聘請諸位專家,讓諸位能衣食無憂,自信還是做得到的。就怕諸位瞧不上這地方,嫌棄呀!”

    “楊將軍客氣了。”

    “多謝楊將軍,日後若沒了生計,一定來向楊將軍討個飯碗。”

    “楊將軍得實在中肯,不失軍人本色。”

    ………………

    眾人此時隻當楊風在笑,卻不知楊風是真希望有更多的專家能留下來,根據地的軍工生產已經算是飛展了,但他卻有更高的要求和目標。

    “邱先生。”本來是歡送酒會,但楊風實在是不舍得放一些專家走,他找了個機會低聲對邱玉池道:“能否請您晚走些時日,指導一下我們覆銅鋼板的生產製造。”

    覆銅鋼板?這絕對是一個相當創新的詞匯,也是一項國際上少有的新技術。邱玉池看著楊風想了想,試探著問道:“槍炮彈殼?這可行嗎?”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