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驚雷

第一百一十七章 攻堅新戰術(1/2)

    問題差不多找到了,楊風精神振奮,繼續進行研究,並拿出紙筆,與下自己的心得和應對的辦法。

    城市攻堅作戰,最關鍵的是如何撕開城防。開封是“自古兵家必爭之地”,雖然鬼子未在城內大修街壘工事,但古城牆卻可以作為防禦的重要支撐。古城牆城高牆厚,一般火力奈何不得。

    楊風不準備強攻,但智取後的戰術也要有所創新。

    如果在突破口被打開後,即在敵人還沒有反應過來組織炮火反擊的時候,攻擊部隊就盡可能地全力湧入,使部隊盡量多地進入城內。這樣敵人的反擊部隊就難以把我軍的突擊部隊反擊出來,使我攻城突擊部隊不但能牢牢控製突破口,形成真正的突破。

    然後,進入城內的部隊要立即向縱深猛進,“先吃肉,後啃骨頭”。前麵部隊揀容易的敵人打,比較難打的堡壘留給後續部隊攻打。先頭部隊的主要任務是穿插迂回,不顧敵人側麵火力,向縱深猛進,直接打擊敵人的指揮機關。

    如果沒有向縱深猛進穿插迂回的意識,而是一層一層地向裏死打。敵人的防禦陣地沒有被分割,防禦體係沒有被打亂,敵人的指揮機關就一直可以有效地指揮,用機動部隊反擊我突破部隊。

    如果有可能,炮兵應該盡量、盡早地將炮彈打到敵人的指揮部,這實際上就是空地一體的“斬行動”,使敵人的腦機關迅遭到打擊,難以對部隊進行有效的指揮。同時,打亂敵人的防禦體係,分割敵防守陣地,力爭使敵崩潰。

    起來,這並不是楊風的獨創,而是他毫不客氣地把曾經用無數生命和鮮血所換來的先進的攻堅戰術剽竊過來。

    問題找到了,先進的戰術也有了,隻剩下解決問題的辦法,楊風又開始搜腸刮肚,尋找著可供借鑒的戰例。

    …………

    三月二十六日,孫桐萱召集參戰混和師的團以上軍官,與楊風、宋青圃等人再次開會商議作戰計劃。

    時間不多,楊風雖然拿出了自己的設想,但對原來的作戰計劃改動不大,多是戰術上的進步。

    “一個團作為突擊部隊?”參謀長何貴時顯然是頗有顧慮,“如果打開突破口的時間不夠快,使日軍能夠調集炮火的話,突擊部隊擁擠於狹區域,恐怕會遭到很大打擊。”

    在攻堅時,突破口被打開後,突擊部隊進入的數量並不多。通常隻有一個連或一個營,而後續部隊的進入則比較緩慢。這樣,守城的敵人往往一麵用火力阻止後續部隊前進,同時用預備部隊進行反擊,形成對突破口的反複爭奪,甚至有可能將突破口重新奪回。

    而何貴時得也有道理,但楊風也不是沒有準備。因為,他設計的不是一般意義的攻堅。擺開架勢展開進攻,敵人自然會有所準備,或調機動兵力加強防守,或調轉炮口標記諸元,能夠用炮火覆蓋攻擊區域。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