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驚雷

第一百零九章 再出陰招(2/2)

    第二次的炮火急襲則利用了鬼子視線受阻於鎮子,根本觀察不到在鎮內綿延的房屋建築之外的樹林裏,還隱藏著能夠曲射且射程足夠的迫擊炮。

    其實,這也是欺負鬼子輕裝來追,攜帶的火炮既少,威力也不是很大。同時,這次炮火急襲也有警告作用,警告鬼子的炮兵不要過於抵近轟擊,以減輕鎮內部隊的壓力。

    鎮內的激戰還在繼續,衝入鎮子的鬼子在頑強的抵抗和打擊下,損失慘重,步步後退,在山下幸之助派出的援兵幫助下,勉強占領了一部分陣地,維持住了立足點。

    但此次打擊對敵人的殺傷是巨大的,對敵人的心理摧磨更是毀滅性的,很長時間,也沒有再組織新的攻勢。

    地雷爆炸、炮火急襲、巷戰的激烈爭奪,已經造成了兩百五六十個鬼子的死傷,當數字報到山下幸之助的手中時,憤怒、沮喪、無奈、苦悶等種種對人體不利的情緒都湧了上來。

    敵人熟悉地形,憑險據守,使蝗軍舍長就短,在巷戰中損耗甚大,慘痛的傷亡數字令山下幸之助的決心產生動搖。

    從鎮內的槍炮聲,以及戰況來看,敵人受到的損失似乎不大,還有著很強的戰力。而蝗軍隻不過占領了鎮子的四分之一,還有大片的地區要在慘烈的爭奪戰中加以攻占。

    將全軍投入,或許有希望戰勝敵人,占領鎮子,但代價是不是太慘重了?獲勝之後也就可能意味著部隊喪失了追擊,乃至繼續作戰的實力,那攻占這個鎮子還重要嗎?

    決心追擊時,山下幸之助肯定沒料到會遇到這麽多麻煩。為了報仇,為了榮譽,他也必須追擊。但現實的困難,連番的打擊,不得不使他放下虛榮,真正冷靜地思考權衡。

    寒風在吹,雪塵在飛,暫時的沉寂籠罩著四鋪鎮。狼籍一片之中是屍體,是血汙,斷垣殘壁間閃動著一雙雙窺探的眼睛。經過激戰的敵我雙方,都在抓緊時間進行整頓,準備著更加劇烈的搏鬥。

    空中響起了嗡嗡的聲音,也打斷了山下幸之助長久的冥思苦想、來回踱步。

    一架立川九八式偵察機飛來,顯然是注意到了生在四鋪鎮的激烈戰鬥。

    楊風很擔心日本鬼子的飛機轟炸,但在目前而言,他的擔心恐怕是過分了。

    從抗戰時期日軍使用飛機的頻率和強度來看,是由北至南,逐漸集中對付國府西南大後方。而從一九三九年一月開始,日機空襲迅升級,對重慶的轟炸愈來愈猛烈。到一九四零年五月以後,日本大本營動《11號作戰》,由6、海軍同時對中國後方轟炸,達到了瘋狂的頂點。

    而在淪陷區,比如華北,日軍隻有一個臨時航空兵團,飛機很少,且不先進,更分散於各地。這也是在抗戰期間,抗日根據地和遊擊武裝很少遭到空中轟炸的重要原因。況且,日軍對敵後武裝普遍存在輕視之心,也認為大費周章地調動飛機進行空中打擊,並沒有那麽緊迫和必要。(未完待續。)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