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驚雷

第一百零三章 殺俘?(1/2)

    廖磊是桂係幹將,與李品仙同列,抗日戰爭期間任第二十一集團軍總司令,兼任安徽省主席。參加淞滬會戰、徐州會戰,建立大別山抗日遊擊根據地,任鄂豫皖邊區遊擊總司令。

    與人品差的李品仙相比,廖磊生活作風儉樸,所存軍隊節餘兵餉,繳歸廣西增購軍火,從不中飽私囊。而且他勤於練兵,不苟言笑,賞罰分明。廖磊因治軍有方,曆任連長、營長、團長、師長、軍長等職,都是實打實的晉升,從草根爬起來的將軍。

    而廖磊最大的功績應該是在大別山根據地的苦心孤詣的經營,結果便是在八年抗戰中,孤懸敵後的安徽卻能保有大部。據不完全統計,在一九三九年,皖省六十二縣中,能保留完整者三十五縣,縣境有敵蹤者有七縣,縣城為敵盤踞者僅十九縣。

    一九三八年九月,廖磊以桂係第七軍、四十八軍為主幹,加上一些地方團隊,組成鄂豫皖邊區遊擊部隊,以大別山為依托,多次出擊,截斷日軍交通線,還曾在黃梅、廣濟地區給日軍重大打擊。

    人的名,樹的影。楊風雖然沒與廖磊見過麵,對廖磊的印象多是出於腦中的資料,以及傳聞。但他據有皖北數縣,和廖磊這個皖省主席還是偶爾有電報聯係的,也認為廖磊是個公心為大的人。

    別的不,單隻憑廖磊的遺言,至死都在惦記著抗戰,沒有對妻兒親人的交代,竟是“我不行了,希望你們努力抗戰,莫讓日寇竄進大別山”。這是什麽,這是抵禦外侮的軍人氣節,這是摒棄了個人感情的愛國忠誠。

    布置得差不多了,楊風才起身走到另外一個較清靜的房間,坐在沙上靜靜地思索起來。

    宿城是守不住的,也不能守。讓出縣城,占領鄉村,與敵人進行長期的遊擊戰,這是不得已的辦法。勸離百姓,避免報複,得容易。但對老百姓來呢,卻意味著背井離鄉,拋家舍業,奔向未知的生活。

    可不這樣又能怎麽辦呢?是不是會有老百姓怪我,怪我的抗日隊伍,打下縣城卻守不住,懲治了罪魁禍,又會再來更凶惡、殘忍的壞蛋?再招致一番血腥的報複呢?

    楊風的腦海中在翻騰,但一想到鬼子在宿城專門設的“帝國旅館”,想到那些被蹂躪甚至因為反抗而被殺害的可憐婦女,想到隻因為著急進城給孩子看病而忘了向日本鬼子鞠躬,就被砍頭示眾的一家三口。楊風不由得咬緊了牙齒,有些矛盾或軟弱的心情瞬間被仇恨所占據。

    殺鬼子,多殺一個,世上就少一個作惡的畜生。我沒有錯,把他們從鬼子的殘酷統治中解放出來,難道是錯?不,絕不是這樣!

    在這場偉大的衛國戰爭中,在這場民族浩劫中,每一個有良知的中國人都要有犧牲物質,甚至生命的覺悟。

    我不能死守縣城來保護你們,我不能把持久抗戰的隊伍全押上,但我可以用另外一種方式,盡最大的努力使你們擺脫鬼子的奴役。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