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驚雷

第六十三章 孫桐萱的考慮(求收藏)(1/2)

    第三更求收藏,請朋友們多多支持。

    *****************************************************************

    同時,孫桐萱還兼任豫皖邊區遊擊總指揮。其下所轄的遊雜武裝,也夠他頭痛不已。

    除了軍事,鄭州目前的情形也並不如意。紳商紛紛西遷,許多市民也離城回鄉,鄭州人口銳減,經濟下滑。還有許多流亡青年和隨軍子弟滯留鄭州,四所中學西遷了兩所,學校也遠不敷需要。

    思慮良久,孫桐萱下了創立中學的決心。既能解決青年學子求學的困難,更有意於為自己輸送一批下級軍官人才。孫桐萱在戰前任國民黨二十師師長駐防山東兗州時,就曾辦過“孤貧學校”而被稱為“孫善人”。所以,在辦學上,他並不陌生。

    剛把辦學的事情弄好,房門便被敲響。參謀長劉琛拿著份電報走了進來,向孫桐萱進行了匯報。

    “日軍要掃蕩永城地區?”孫桐萱略有些詫異,並不是針對此次軍事行動本身,而是第一回接到三縱的電報,有些不習慣。

    起來,孫桐萱這個豫皖邊區遊擊總指揮現在還隻是掛著個名,下麵的遊雜武裝還未理順,還談不上什麽指揮。

    “這個楊風很有些意思。”劉琛簡單介紹了一下,笑著道:“從電報上的語氣來看,並沒有什麽求援的要求,倒象是例行公事的通報情況。”

    “這麽,他還挺有信心?”孫桐萱背著手,走到牆上掛的大地圖前,劉琛趕忙邁上兩步,伸手指點。

    “這片地區倒也不是非得劃到咱們防區啊?”孫桐萱得沒錯,永城位屬河南省最東部,豫、皖兩省結合部,既可以劃到一戰區的豫皖邊區,又可以歸屬五戰區的鄂豫皖邊區。

    “屬下覺得暫時歸屬第三集團軍似乎更為有利。”劉琛笑了笑,指著地圖道:“司令曾與屬下過有意報請軍政部,在鄭州批準成立魯西招募處的事情。如果永城不失,從地理上看,不是更接近山東?”

    調防鄭州時間雖不長,但孫桐萱作為第三集團軍的總司令,自然要與手下商議要如何展擴充,如何穩固防區。而成立魯西招募處便是其中的一個辦法。

    孫桐萱等人認為第三集團軍在山東省曆史久,與人民有感情,若是能把已淪陷的魯西地區的青年吸收過來,既補充部隊以免於資敵,還能從中得到到錢財和物資。當然,這還是未付諸實施的設想,還要經國民黨軍政部批準,有了正當名義,才能得到上麵的拔款。

    第三集團軍是雜牌無疑,而雜牌軍的作戰損失,國府通常隻補三分之一或更少,其餘都要自行解決。所以,孫桐萱等高級軍官自然要多想辦法。

    “永城在黃河對岸——”孫桐萱看著地圖,輕輕點頭,道:“參謀部不是製定了作戰計劃嗎,這塊地區倒是可作為橋頭堡,利於出擊。”

    參謀部所製定的作戰計劃主要包括兩項:一是加強河防,抵擋日軍的襲擊;二是定期派出營、團規模的部隊,到河東、河北的地區進行遊擊戰。這樣既打擊了敵人,又使部隊在實戰中得到鍛煉。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