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驚雷

第二十八章 談判(1/2)

    稍顯平靜的日子隻過了三,楊風便接到了葛老魁葛老魁派人送來的信。

    “……聞楊長官以抗倭扶國為誌,屢勝日寇,大長國人之威,吾等欽讚無限,書難盡辭。

    昊不吊,倭賊內犯,焚殺奸掠,無惡不為,舉國共憤,凡有誌之士,孰不抱來倭之心?葛某承蕭縣民眾之推擁,豪紳之委托,揭竿而起,誌在聯合各路豪俠,協力抗敵,盡救國救民之心,逞殺敵驅寇之誌。

    各路抗日軍興,原為抗日救國,捍衛鄉裏,一方父老莫不寄予厚望。楊長官率師東進,意味不明,近日頗多誤會,急盼澄清。

    特致函楊長官,誠望於臨江寨一晤,以同挽國難,共圖大業。”

    楊風放下信,陷入了沉思。這是先禮後兵,綠林中常用的招數。如果能少動幹戈而實現自己的計劃,倒也是個不錯的辦法。但防人之心不可無,與土匪頭子們會麵,自己也要做萬全的準備才是。

    …………

    太陽升高在藍的東南方向,斑斕的朝霞隨著晨光一起消溶,縷縷殘紅抹在新起的朵朵白雲的邊緣上,融成輕盈的緋紅。洋河水染著金光緩緩流淌,林間的鳥雀也停止了鳴叫,飛散到田野中覓食。

    年久失修的木橋象一條受傷的龍,臥在平靜的河麵上。汛期已過,河水不過沒膝,為了安全起見,人們已經很少在橋上行走,或是涉水而過,或是再走一段路程,在河深處坐渡船來往。

    雙方談判的地點就設在河灘上,這裏沒有什麽大的遮蔽物,視野開闊,也就讓人不用太擔心對方使用象埋伏一類的手段。

    但這裏到底離臨江寨近一些,而且楊風算是客隊,所以,招待的事情就由淮北這一派包辦了。栓馬的木樁,搭起的大帳篷,臨時的廚房和茅廁,準備得相當齊備。

    楊風一身筆挺的國*軍軍裝,中校領章閃著亮光,淡然的臉上幾乎看不出什麽表情,隻有透過那雙明亮的眼睛,讓人感到胸有成竹,左右跟著六七個隨行人員,再往後則是五十人的警衛隊,都是壯夥,武器精良,整齊肅立,散出一種凝重的殺氣。

    蔣老五作為宮山的代表,被各個山頭的領簇擁著,身後也是五十人的護衛隊伍。為了保障談判按照葛大龍頭的意思進行,免得節外生枝,這些護衛都是宮山的精銳。一方麵是在氣勢上不落下風,另一方麵也是為了讓那些心懷鬼胎的領們不敢異動。

    雙方緩緩接近,相隔十幾步,不約而同的站下,楊風想搶先打個招呼,賺個主動,卻不料蔣老五搶先一步,拱手為禮,笑著道:“楊長官,您好,鄙人是宮山的五當家蔣老五。”

    主動被蔣老五賺去,楊風也並不怎麽介意,他含笑點頭,也按江湖規矩,拱手還禮,“原來是五爺,大名如雷貫耳啊,今日相識,非常榮幸。”

    蔣老五將隨行眾人一一給楊風作了介紹,然後請楊風等人進了帳篷。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