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驚雷

第二十七章 退讓,苦練的吳金鎖(1/2)

    蔣老五輕輕搖了搖頭,道:“世道這麽亂,兩家打起來,誰又能得清,告狀都沒地方去。”

    “到底,還是有人有槍靠得住。”葛老魁一拍大腿,霍然站起,冷然道:“按江湖規矩,咱們先禮後兵,要是姓楊的胃口大,跟咱們玩橫的,咱們宮山這千把人槍也不是吃素的。他滅了王彪子、竄地虎、霸,想敲山震虎,拍桌子嚇耗子咋的?老子不吃他這一套,走南闖北幾十年,老子啥沒見過,他一個乳臭未幹的毛頭子,敢跑到老子麵前顯擺。”

    “大哥得是,咱不能太慫了,可也不能把事得太僵。”蔣老五點頭讚同道:“這樣一來,外麵的那些家夥也沒話,對咱爺們也得一句‘仗義,夠朋友’。”

    “爹,這事不用您出馬,我和劍雄去會會姓楊的。”葛英華一叉腰,霸興十足,“不過是個白臉兒,還真拿自己當盤菜了。

    “這事交給你五叔和劍雄,你給我老實呆著。”葛老魁斷然拒絕道。

    葛英華噘起了嘴,低下頭,卻露出一絲狡猾的笑意,腿長在我身上,五叔又疼我,這事我是摻合定了。

    沈劍雄看著妻子那樣兒,苦笑了一下,輕輕搖了搖頭。妻子的脾氣稟性,他是太了解了,不搞出點事兒來,恐怕不算完。

    ……………

    中日之間的差距並不僅僅是科技水平以及武器裝備,更重要的是教育程度。中國民眾的愚昧落後,也是抗日戰爭如此艱苦的原因之一。

    淮北的民風,確實強悍,但卻用錯了地方。更有一些地方勢力借國難之機,興風作浪,攪弄事非。

    剛而易折,柔能克剛。楊風開始明白過來,就是因為自己太過強勢的表現,才引起了這些地頭蛇的警惕和懼怕,有可能使他們走向聯合,共同對抗自己。他很想快刀斬亂麻,盡快地奠定基礎,但顯然,從目前來看,自己的實力還不夠,麵臨的阻力很大。

    “少爺,勝敗乃兵家常事,不必記在心上。”肖四見楊風悶悶不樂,以為他對剛才的事情還耿耿於懷,便勸解道:“不是咱打不過他們,是少爺您心好,不想造太多殺戮,有損陰德。”

    “屁的陰德。”楊風好笑道:“這群烏合之眾,要打還不容易。可那些愚民愚婦,就會懷恨在心,對咱們在此立足很不利。暫且退讓一下,或許會有轉機。”

    “當然了,咱們還需要時間。”楊風輕輕歎了口氣,緩緩道:“我有些操之過急了,地域觀念,百姓的想法等等,考慮得太少了。或許日本鬼子的殘酷會讓他們清醒過來,看清楚誰才能真正保護他們。”

    有些事情楊風沒有出來,那就是他與現在人們觀念存在的差別,不是在短時間內能夠達成一致的。對於土匪,對於亂兵,人們對他們所做的惡事並不是那麽憤慨,或許是習以為常的原因。而楊風卻恨不得一下子將這些渣滓蕩滌得幹幹淨淨,所以,他往往有些操切,行事過於強硬了。

    既然楊風已經認識到了這一點,他自然會有所改變。他想將留在永城縣安定地方的陳大龍調來,他的社會閱曆,他的江湖經驗,在這種各種勢力錯綜複雜的環境中,應該是更為合適。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