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驚雷

第二十一章 訓練,水利專家(2/2)

    “明——是,長官。”虎子訕訕一笑,立正敬禮。

    …………

    楊家園子差不多變成了大工地,院牆外開挖著壕溝,挖出來的土都堆到院牆下,為院牆又起到了一定的加固作用。這個園子可是楊家兩代人奮鬥出來的成果,但凡有一絲希望,楊老太太也要盡到全部的努力。

    當然,這個努力也並不是盲目的。楊家園子地勢較高,圩子西麵又有渦河河堤能擋一下,大水很可能不會直接衝到這裏,洪水要是從河堤上漫過來,力量便了很多,興許真的能保住楊家園子。

    掘壕築圩牆,這個法子和建議的提出者杜老先生,此時正站在圩牆上,陰沉著臉,用胸前掛著的胡梳一下一下地梳他那白了的胡子。

    杜老先生名叫杜文魁,已經五十多歲了。他中過前清的進士,在光緒年間當過河道的官員。由於他為人正直,在官場上混得很不如意。辛亥革命,一聲炮響,推翻了滿清王朝,杜老先生也就早早的告老還鄉,過起了鄉紳的日子。

    可他還記著給他功名的舊王朝,全身的穿戴,還透著他的忠心;大襟長袖的古式襖子,配著頂半新不舊的黑市布瓜殼帽,腿上紮著腿帶。

    近些年,剪辮子的革命軍沒有了,杜老先生又留起辮子來。他的頭雖然花白,但卻很好,很濃密,很快就長長了。他每精心梳理,顧影自憐。

    杜老先生有學問,話愛嚼字眼,在鎮子上能幾句公道話,往年間村裏人買地寫約,合調解,都願意請他來當個中人。他家裏有百十畝土地,在鎮上也算二等富戶,隻是子嗣不旺,過了中年,也隻得一個女子,名叫杜梅英。

    杜老先生與楊家雖然同在曲龍鎮,卻並沒有什麽交情,而且杜老先生自視是書香門第,很瞧不起楊家這樣的暴戶,更看不起楊家跡時強取豪奪的手段。日本鬼子占了縣城,楊風賣身投靠,當了漢奸,杜老先生便更是鄙視楊家了。

    本來是兩路人,關係又不好,杜老先生怎麽跑到楊家當防汛工程總指揮了呢?其實原因也很簡單,誰讓杜老先生當過河道官員呢!楊風一聽宗百川介紹,便決意把杜老先生請來。不光是為了對付此次洪水,以後這種水利人才也是寶貝,否則怎麽在黃泛區立足展呀!

    隻可惜杜老先生脾氣太硬,對楊風這個漢奸不假辭色,不僅拒絕邀請,還臭罵了他派的人。時間緊迫,楊風沒那工夫三顧茅廬,老先生罵得又很難聽,惱羞成怒之下,他便派人將老先生的寶貝女兒綁到了楊家。

    楊風是破罐子破摔也好,是手段卑鄙也罷,反正他的目的達到了。杜老先生欲告無門,欲爭無力,為了女兒,隻好答應楊風的條件。杜老爺子還真怕楊風這個有名的花花公子起了壞心,讓他當個便宜老丈人。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