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世歌

第三十章 欲做蜀山人,先有蜀山魂(2/4)

    他哪裏知道,對方之所以能將這一式施展出來,全賴乍然出現在內心深處的那個聲音,而這個聲音,竟然與之前挑唆自己拔出玄鐵釺的聲音分毫不差,都是堅硬的毫無感情。如果他能聽到這個聲音,便會清楚,自己一直都是可悲的棋子罷了,就此打住、見好就收是當下最好的選擇,可惜他不知道,他更是怒,他更是恨,他更要殺死對方。

    而邵白羽也很驚訝,因為出現在內心深處的那個聲音,吐出的雖然隻有六個字,但其中的意義卻很重大,先,自己學得是武當的劍法,出招不過其中幾式,這個人不僅能夠窺一斑而知全貌,準確看出劍法的套路,更可以挑選出其中最精髓的部分,教做對敵之用,這證明,那個人對武當的劍法恐怕比自己更加熟悉,蜀山劍山上,有人通曉武當劍法?這明顯不正常。第二,那聲音蒼老而堅硬,乍然出現在這深沉的夜裏,雖然有意修飾了音色,但身份還是不難辨認。

    試問,暗夜之下蜀山山巔通曉古今劍法,一直冷眼旁觀的前輩名宿,除了掌教李易之還能有誰。

    而且,他既然能準確看出自己的劍法套路,又挑出其中精髓,準確出招,毫無疑問已經觀戰許久了,在這段時間裏,沈飛被群毆致死卻不阻攔,直到自己也麵臨危險,才出言提醒,他的目的是什麽?聯想到南山草庵的飛劍傳藝,邵白羽腦海中浮現出了可怕的想法,他不敢再往下想了,強忍住四下尋找對方身影的衝動,閉上了雙眼。

    初時的憤怒減弱了不少。憤怒之所以減弱,是因為內心在掙紮。聰慧如他,怎能體會不到其中的意思,所以,這份掙紮是在好友沈飛和未來的恩師掌教李易之身上生的。

    邵白羽登蜀山是為了學藝,邵白羽忍萬難也是為了學藝,邵白羽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為了拜得名師,學習仙術,以期有朝一日能夠尋得魔教妖孽炎傾報仇,而掌門真人李易之,蜀山的當家人,下第一劍,毫無疑問是這個世界上最適合教導自己的人了,邵白羽既然明白了他的態度,就必須在兄弟與前途之間做出選擇。

    鴻鵠劍的劍柄在他的緊握下吱吱做響,邵白羽內心的掙紮,讓李易之萬年不變的麵孔產生了一絲微笑,可惜,這絲微笑沒有維持多久,當邵白羽重新睜開眼睛的時候,對著空,對著所有人,也對著自己,狠狠地從牙縫裏逼出了三個字:“納命來。”

    選擇已經做下,李易之臉上的笑容雖然消失了,但麵色並不難看,因為邵白羽的行動證明了自己重情重義,不是個兩眼隻有利益的人。蜀山門徒,人品比資質更重要。

    欲做蜀山人,先有蜀山魂。

    這是建派以來,從未變過的,李易之擴大了招生的範圍,不等於放棄了前人的精神,他最真實的目的,其實是引蜀山千峰的得意門徒,進主峰學藝,隻有這樣,千峰才能歸心,在與魔教的大戰中才會有出路。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