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劍聊齋

第五百四十一章 君子不器(2/3)

    不過楚有才也知道,這守護之境極難,普通人需要經過無數的磨礪才可以,絕對不是可以輕易突破的。

    便在這時,之前那位神靈看向楚有才時,目光已經變得不可思議。

    因為在楚有才回答之後,楚有才整個人身上有一種聖音降臨,那是立出屬於自己的道的標誌。

    已經有多久,沒有人能通過這樣的試煉,更沒有人能出現聖音降臨!

    幾乎同時,這神靈的目光裏帶著一絲的渴望。

    它乃是此地的神靈,雖然沒有擁有神格,但卻與整個黑暗世界的天道息息相關,而所謂的神君之間隻允許單打獨鬥,也是它所製定的規則。它的原意是避免大的波動,然而它卻發現,它施展的各種天道,都有著極大的漏洞,而它的天道,並沒有起到關鍵的作用。

    它一直在遲疑,在猶豫,想要知道怎麽樣才能治理天地的道,才是讓天地完美無缺的道。

    在眼前的這少年身上,它仿佛看到了一絲端倪。

    不過它馬上搖了搖頭,自己身為神靈,居然寄托希望於眼前這個少年,自己當真是暈了頭了。

    便在這時,它很快出了第二個問題。

    “何謂君子不器?”

    對於許多人而言,君子不器這個說法深入人心,然而讓他們真正去解釋的時候,卻語焉不詳。

    有些人認為,君子不像器皿。有些人認為,君子不是器具。古時朱熹曾說過:“器者,各適其用而不能相通。”大體說的就是,“器”了不能君子。

    這是一個讓很多人思而不能解的問題,許多人含糊其辭。

    而這神靈出這個問題,明顯是要楚有才知難而退。

    想要把楚有才得到的這些天道氣息重新取回來。

    連神靈他自己都無法理解的問題,都無法追溯的問題,怎麽可能會是眼前這少年能答出的?

    就在這神靈以為楚有才要苦苦思索,最後百思不得其解這才放棄的情況下,楚有才卻是淡淡地站立著,說:“《易》裏曾說過,形乃謂之器。器便是形。何謂形呢?”

    說到這裏,楚有才語氣裏藏有著自信。這個問題對於這個時代裏的人來說,幾乎是無解之題,但對他來說,卻是極為輕鬆的事情。

    後世裏,無數人對論語都有獨特的領悟,而他所學的這位奇人,就曾對這句話有過具體的注解。而這些注解,是站在無數人的肩膀上,從而達到的一個高峰。

    而聽到這時,這位神靈怔住了,沒有想到楚有才的話,居然有法可依,有理可據!這瞬間,它失神著,似乎好像看到了一扇巨大的門在為他打開一般。

    這時,楚有才繼續說:“形便是相。那麽,君子不器,便是君子不相。道,不同,不相為謀。古語雲,有教無類。都是指這個意思。真正的不相,才是君子之道,才是聖人之道。”

    聽到這裏,這神靈感覺自己的靈魂幾乎炸開一般,滿腦子裏一片空白!

    “居然是這樣!”它感覺楚有才的聲音很輕,卻如此地振聾發聵,讓它完全忽然發現了一條新的道,一條他不曾思索過的道。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