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後妃變奏曲

第110章(1/5)

    劉邦兵敗的消息除了那些與他逃散的將領之外,留守關中的丞相蕭何也有耳聞。他幾乎征調了關中所有的成年男子前來援助劉邦。擔任大將軍的韓信,則是收攏了逃散的士兵,兩人在滎陽兵合一處。因為兵敗有幾分消極的漢軍,此時也開始重整軍心。

    楚漢雙方以滎陽為界對峙,雖然漢軍常處於不利之地,但是總能夠化險為夷。反倒是楚軍,在劉邦的離間計之下,失去了英布這一名大將。

    雖說項羽要一邊應付英布所帶領的叛軍,一邊要應付劉邦的軍隊。但是,隻從漢軍的戰場上來看,劉邦此時麵對的形式也不容樂觀。

    項羽更是直接派士兵包圍了整個滎陽,劉邦似乎沒有任何後路。

    “屬下以為,可暫時與項羽講和,以滎陽為界,向西為漢。”蕭何開口提議了一句。

    在座的眾人倒是都知曉,這講和不過是暫時的。正如同當時劉邦以示弱的姿態進入關中一般。待他們修身養性,有了一拚之力之後。他們自然會再次卷土重來,與項羽爭奪這江山。

    幾人麵麵相覷,不時地點頭。能夠在座商討的人,都是劉邦極為信任的人,同樣也都是一些有才能的人。他們倒不是一批自持身份的酸儒,認為不可以低頭之類的。‘大丈夫能屈能伸’這才是他們覺得正確的為人之道。

    他們交流了一下自己的意見之後,便抬頭看向坐在最高處的劉邦。劉邦的坐姿比起其他的將士來說都要閑適許多,顯得沒那般鄭重,看似對眼前的這一幕似乎沒多少關注。不過,能夠跟隨在劉邦身邊這些年的人,自然知道他將一切都聽了進去。此時的狀態,也隻不過是在思索。

    他們也不開口催促,等著劉邦做一個決斷。不過,他們心下卻沒有多少不安。劉邦對臣子的意見向來是重視的很,甚至有時候會直接撒手讓臣子去做。這也是他們跟隨他最主要的原因。

    劉邦這幾年沒少做了示敵以弱的事情,按理說,此時他其實很好決斷。不過,想到此時呂雉就在房中休息,他覺得這示弱的決斷倒是有幾分艱難。雖然隻是一個傳信,但是卻仿佛是向天下人傳告了他不如項羽。

    劉邦的遲疑,讓蕭何與張良等人都發現了不對。他們剛想要再開口,卻有人比他們先說了一句。

    這些大臣們在計策上不輸於劉肥,甚至比劉肥稍微高上一些。但是,比起對劉邦此時想法的了解,他們加起來也比不上劉肥。“父王,母後也曾說過,必要的時候‘示敵以弱’並不是認輸,隻是計謀。”

    劉肥私下裏稱呼了劉邦與呂雉依舊還是父親母親,但是在大臣麵前,他的稱呼則是需要改變一下。沒有那麽親昵,卻是顯得鄭重。

    “既然如此,那便向項羽講和。”劉邦微微勾了勾唇角,他看著劉肥麵上隱約出現了得意的神色,眼眸之中浮現了一絲無奈。劉肥得意的並不是他多麽聰慧,而是覺得他比劉邦這個做父親的還要了解呂雉。

    劉邦可不這樣認為。雖然劉肥與呂雉相處的時間的確還要比他多上一些。但是,有許多東西,呂雉可是不會在劉肥這個孩童麵前展示的。劉邦覺得,還是他自己更了解呂雉一些。

    他知道比起過程來,呂雉更在意的是最後的結果。所以,那篇他對多項羽示弱,呂雉也不會幹涉,甚至會覺得他額這樣的決策符合此時的形式。劉邦之所以多想,也隻不過是因為他太在意了而已。他太在意自己在呂雉眼中的形象。

    雖說,他在呂雉眼裏恐怕根本沒有形象可言。呂雉可以說是最了解他的人。知道他最荒唐的時候,甚至他的改變也全部都是源於呂雉。

    蕭何與張良、樊噲等人對視了一眼,他們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鄭重。他們這些跟隨劉邦比較早的人,都聽說過呂雉對劉肥的影響,心下本就相當看重。他們現在發現,似乎還要對呂雉更看重一些。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