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俠世界小龍套

第一?柸?逭? 劇變,再變!(1/2)

    俗話的好:久攻不下,必遭反製。

    血刀僧的軟招恰恰是這句俗話的完美詮釋。

    如同行棋一樣,主攻的一方不可能招招精確、步步製人,一盤棋幾十回合走下去,總會走出一招似是而非的“先手”,這種似是而非的先手可以成為“偽先手”,是給敵人喘息之機的敗招惡手。

    就算是後世橫掃圍棋界的超級智能計算機“阿法狗”都不能保證所有的招法都是絕對先手,血刀僧如何能夠做到?千招之後才使出一記軟招緩招,對他來已經是難能可貴了。

    當然,更加難能可貴的是袁承誌,他早年精研金蛇劍法,以防備陷入溫家五老的五行陣中被殺,這一經曆成了他今保命的重要因素——身處五行陣中,需要抵禦來自四麵八方的狂猛攻勢——練成了這一本領的袁承誌豈能被血刀僧一人一刀斬殺當場?

    血刀僧再怎麽厲害,也厲害不過溫家五老的五行陣,若非他手中持有寶刀神兵,袁承誌根本不會被動了千招未能扳平。

    但是既然血刀僧出現了失誤,袁承誌又豈是易與之輩,當即抓住了這寶貴的機會,一舉反先!

    得了先手的袁承誌士氣大振,壓抑了大半日的一套“狂風劍法”瞬間爆發,血刀僧猝不及防,大駭之下,全然選不出完善的防禦招法,隻能連滾帶爬,滿場躲避。

    見此一幕,場中眾人不禁大奇,尤其是那些武功見識稍高的人們更是不解,這兩人的武學造詣相差仿佛,功力幾乎不相上下,為何先手後手易主之後反差如此巨大?在人們的想象中,血刀僧縱然落了後手,也該像袁承誌那般抵擋甚久才是道理。

    唯有錢青健知道,血刀僧的血刀刀法固然奇詭迅疾,卻走得完全是進攻的路子,白了,就是血刀僧根本不擅長防守。事實上這套西藏青教的武功講究的就是以攻為守,常常是憑借血刀之利及刀法之奇,數招之內便將敵人斬殺當場,又何必研究什麽防守?

    擂台上袁承誌卻鼓起餘勇乘勝追擊,瞬間在血刀僧身上添了六道傷口,雖然沒有致命傷,但那也隻是血刀僧苦苦躲避的結果,避開了要害而已。

    眼下袁承誌使用的這套狂風劍法也有來曆。

    這套劍法本是華山劍宗高手封不平所創,當年封不平在洛陽铩羽,又聽從錢青健的提議開創了雪山派之後,曾與風清揚會晤,交割華山劍宗的一些劍法武功,後經過風清揚整理傳於後世。

    如同血刀刀法的原理一樣,這套狂風劍法走的也是全攻不守的路子,在袁承誌陷入全麵防禦的時候完全使用不出,或者使出來也是全不對路,隻不過在袁承誌取得了先手的時刻,這劍法就得到了充分的發揮。

    一方麵擅於狂攻,另一方不擅防守,其結果可想而知。

    血刀僧在整個擂台上翻來滾去,眼見即將被袁承誌斬於劍下,忽然間轟隆一聲,擂台表麵突然陷落了五尺方圓的一塊木板,血刀僧的身形隨著木板陷入擂台之下,袁承誌的最後一劍隻來得及在他的後背上割出一道長長的血口。

    袁承誌也是吃驚不,隨即停步查看端倪,這才發現那木板斷麵整齊光滑,似是被利器切割而成。隨即想到這定是血刀僧在翻滾之際以血刀切割而成,不禁暗暗佩服對手的急智。

    礙於華山掌門的身份,他當然不會跳入這窟窿裏麵去追擊血刀僧,另一方麵,這木板下黑咕隆咚的沒有照明,又布滿了一根根的台柱子,真若是下去追擊,不定反會遭到對方的毒手。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