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抗日Ⅱ

第307章科技投入和藏富於民(2/2)

    印度民眾的不滿情緒終於在反對黨的鼓動下於一九七五爆發了。僅僅在反對黨領袖所在的古吉拉特邦的騷亂中遭遇警察射殺的人數就達到兩百多人,與之同步的印度鐵路大罷工讓當時的印度經濟實際陷入了癱瘓,最後在警察也開始暴動並與前來鎮壓的軍隊交火的時候,騷亂與不安到達了頂點。

    南亞霸主的美夢已經被南洋聯邦擊碎,印度又陷入了政治混亂,經濟衰退,社會動亂的困局之中。追根溯源,南洋聯邦的打擊是一個不可低估的因素。

    順我者昌,逆我者亡。雖然南洋聯邦一直沒有這麽提過,但其實施的政策卻明白無誤地向世人表達著這種意思。強國必霸,南洋聯邦也沒有倚仗實力對亞共體成員國頤指氣使,但對敵人卻毫不留情,散發著令人心悸的霸氣。

    核動力航母,原子彈和氫彈,正在研發的第三代戰鬥機,靜音潛艇,三大艦隊,各種型號的導彈,以及優秀的、暢銷的常規武器,南洋聯邦作為亞洲第一的軍事實力,已經無人能敵。而隨著美國的收縮戰略,在亞洲地區則更為倚重南洋聯邦的力量來維持平衡。也就是,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美國即便想打壓南洋聯邦也沒有實施的可能。

    但南洋聯邦還有一個現象令人感到奇怪,從一九七零年開始,雖然經濟增長率得以穩定保持,可南洋聯邦的外匯儲備卻增長緩慢。美國經濟學家詹姆斯經過了長期細致的研究後,或許得出了一些正確的結論。

    “南洋聯邦的國家財富一部分用於了對內投入和對外投資,一部分通過減稅和福利還給了人民。看看南洋聯邦銀行的個人存款,便知道他們不缺錢,隻要政府能夠保持公信力,他們可以隨時從民間調動大量的資金。反觀美國,個人的存款幾乎是零,這使得美國爆發經濟危機時,民眾的承受力遠不及南洋聯邦,社會的穩定性極易受到考驗。而南洋聯邦對內投入主要集中在軍事、教育、福利和科研上,通常來,科學研究特別是基礎研究領域的創新在短期內很難獲得經濟回報,這樣的情況可能會持續幾年甚至十幾年,但一旦取得突破,所取得的效益將是難以估量的。而且,我們還不能忽略南洋聯邦民間資金對科研的投入,比如量子基金,已經是連續第六年保持對計算機和通信研究的投入增長。從另一個方麵我們也得出了這樣的結論,南洋聯邦重視科技創新,卻對金融創新十分謹慎,顯然,他們還需要向美國學習這方麵的經驗。”

    科技創新需要扶持,金融創新需要監管。雖然金融創新很容易在短期內獲得暴利,但資本的逐利性會使得虛擬經濟迅速膨脹,大量資金湧向短期可帶來暴利的金融衍生產品。經濟的虛擬化程度越高,風險越大,極容易導致危機的大爆發。

    向美國學習,狗屁,學你們怎麽陷入次級貸危機嗎?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