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之小兵傳奇

第七十節 生死之交(2/3)

    章邯看畢將簡放入竹筒內,交與軍士,道:“快馬加鞭,速傳左、右軍兩位將軍到大帳中議事。”

    等到軍士走了,章邯方轉過身去,緩步走下城牆,他的口中默默的念出一個名字“項籍”。

    事實上,關注這一場決戰的又何止是項羽與章邯這兩個身陷其中的對手,在楚軍渡河後不久,趙國的大將軍陳餘也獲悉了這個情報,陳餘的大軍距離巨鹿城最近,與王離的大軍形成對峙局麵,不過這種對峙更多的隻是形式上的,事實上,隻要發覺王離的北方軍有向自己攻擊的跡象,陳餘就會忙不迭的下令撤退。

    用厚氈蓋緊的軍帳中,陳餘頂盔貫甲,一付百戰名將的模樣,而事實上,他和張耳一樣都不過是書生一個,所以,若是細心觀察的話,可以看到陳餘的甲衣裏麵加了一襲青袍,有寬寬的袖口。

    聽到這個消息,陳餘沉思了片刻。對著默不作聲盯著軍情看的謀士李左車,小聲說道:“先生以為如何?”李左車是曲陽人氏,趙國有名的大將李牧的孫子,自小學習兵法韜略,其才能之出眾在趙國無人能出其右。

    “項羽勇猛過人,又有範增相左,前些日殺了楚大將軍宋義,名動楚地,奉將軍所約渡河相援,若是我兩軍能合擊王離大軍,必能解巨鹿,到時候將軍必為諸侯之長,天下指日可待阿。”李左車言語中透著一分激動。

    長平之戰五十萬趙軍被坑殺,這使得趙國的國力大減,而趙國之所以還能堅持了二十多年的原因就是有李牧這員良將護佑,可惜,當時的趙王遷昏庸到了極點,聽信讒臣郭開的一麵之詞就將李牧冤殺,這樣做的代價就是在李牧死後第二年,趙國滅亡,趙王遷被秦國俘虜。

    “先生認為我們能打贏王離嗎?”陳餘又問。“北方軍團威震塞北,就連匈奴都望風而逃,這一點就是我故趙李牧大將軍都不曾有此等武功。”

    李牧這個名字,不止是對李左車,對於所有趙國的人來說都是值得懷念的,細算起來,秦亡趙已經十餘年了,但迄今還有許多的趙人相信,若是李牧不死的話,趙國就不會滅亡。陳餘早年也曾在李牧軍中做過掌記,對於這位故上司也是相當的敬重。

    “大將軍,王離的北方軍團雖達十餘萬,但皆為蒙恬的宿部,那蒙氏自先祖至子孫侍奉秦國,積功信於秦有三世,胡亥小兒不識輕重,聽信趙高之言,誅殺蒙毅逼死蒙恬,軍中多有不忿,這一次若不是章邯及時相請,北方軍團會不會南下還不可知,而且公子扶蘇曾經是北方軍團的監軍,有傳言稱軍中士卒多稱其賢,胡亥假詔賜死扶蘇,北方軍團的士卒未必就肯為這個昏君賣命,綜上所述能夠斷定,王離率領的這支部隊軍力肯定與鎮守邊關的那一支不能相比,王離雖為名將王翦之孫,但投靠胡亥、趙高已讓他盡失軍心,這一點從北方軍團另一大將楊翁子沒有隨軍南下可以印證。”李左車信心十足道。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