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之小兵傳奇

第六十四節 我非英雄(2/2)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終有一天,彭越會作出明智的決擇的。

    因為每一次勸說之後,傅戈在酈食其那裏看到的都是期待,沒有失望。

    傅戈唯一的擔心的隻有一個,彭越不要強硬太久,隻要他能歸附,朝廷那邊就算楊熊密告自己的不是,他也完全可以置之不理,章邯也不好怎麽樣?因為現在的傅戈,有兵有權又有糧,真要是惹翻了的話,對於章邯的龐大戰略計劃將極為不利。

    就在傅戈圍剿彭越的同時,巨鹿一帶的戰況也呈現出越來越激烈的態勢,大秦二世三年十月上旬,趙國丞相張耳為破圍困,派出使者四處遊說各路諸侯,畢其功於一役,張耳的想法與章邯是何其的相似,第一個趕到巨鹿增援的是趙國的大將軍張耳的生死之交陳餘,陳餘的軍隊在常山一帶剛剛擊破反叛的李良部隊,勢力正盛,他的麾下總共聚集了將近四萬的河北將士;其後來到的是張耳的兒子張敖,他在代郡收羅了將近一萬名士兵趕了過來;最北方的燕國也派了將軍臧荼領兵前來,齊國的田榮則因為楚、趙沒有答應殺掉他的死對頭田假田角,拒絕發兵求援,但是齊國的將軍田都、田建還是背著田榮領一支兵過來了。

    不過,這些諸侯的軍隊雖然眾多,但卻全不是張耳最需要的,他們在見到帝國近二十萬大軍嚴陣以待的龐大實力後,個個隻能遠遠的屯兵築壘,張耳眼巴巴的等了好久,卻始終不見有一支軍隊敢向帝國軍隊挑釁。

    而張耳真正渴望的強援,首先響應張耳的楚國北征軍團卻在黃河邊的安陽停下了腳步,早在巨鹿被圍之初,張耳就派出得力使者前往實力最強大也是諸侯盟主的楚國求救,當時,雖然武信君項梁戰死沙場,但楚國在新立的各路反叛諸侯中實力依舊首屈一指,楚懷王熊心為了突顯盟主的地位,封宋義為上將軍,以項羽為次將,居巢人範增為末將,率軍北上援救趙國,不僅僅是這樣,楚王還賜名號給宋義‘卿子冠軍’,賦予他指揮節製其它各路軍隊的權力,這樣一來,宋義的地位雖然比不上項梁武信君的爵號那般響亮,但卻高於項羽、劉邦、呂臣、英布等封侯的將軍。

    從這個意義上講,用‘一步登天’來形容宋義一點也不為過。

    宋義原先不是是楚國宮中的一個侍屬,當帝國大軍攻破楚都的時候,獨具眼力的宋義帶著楚王的孫子熊心逃離都城躲了起來,後來熊心果真被項梁找到並擁立為王,宋義作為懷王的親信在項梁掌權時一直受到排擠,在項梁死後,得到楚懷王支持的宋義一下子成為了楚地叛軍的領袖,項梁的繼任者。

    注:終於更新舊章節完成了,下麵就是新的了,哈哈。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