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之小兵傳奇

第二十一節 兵行正道(1/2)

    “執兵!”

    傅戈一聲令下,分列兩隊的降卒和帝國士兵相續跑到武器架前拿起趁手的兵器,他們挑選的家夥雖然大同小異,但排列的陣法卻是迥然不同。

    十個帝國軍人分成兩列,左首第一個持矛,第二個握戈,第三個的手裏是戟,第四個則是殳,最後一個用的卻是弓。與之相比,降卒那邊則要簡單的多了,他們隻是依照各自的喜好挑選了兵器,不象帝國軍這邊有嚴格的規矩。

    演練開始——。

    不需要作任何的言語鼓動,雙方士兵都已眼睛通紅,對於挺身而出挑戰的降卒們來說,不管傅戈說的話是真是假,能夠在演練中擊敗帝國軍隊就能一舉洗涮戰場慘敗的恥辱,對於遵照傅戈的命令出陣的帝國軍士兵來說,軍人的榮耀絕不容許遭到褻du。

    “殺!”降卒們率先發難,十個人蜂擁而上。

    就憑著這份不要命不怕死的勇氣,這些降卒跟隨著陳勝、吳廣一路擊敗了帝國守備軍,占據眾多郡縣,他們的凶悍讓那些貪生怕死的帝國官吏聞風喪膽。

    可是這一次,他們卻遇上了阻礙。

    訓練有素的帝國軍士兵以五人為一伍,分成兩隊,一隊居左,一隊居右,兩列士兵配合默契,形成了一個四麵都有防護的守禦陣式。

    “秦狗,去死吧!”

    衝在最前的降卒大吼著殺向左首的第一個對手,他的長矛很快就被架住,隨即帝國伍陣中的第二個握戈的士兵迅速揮動兵器,一下子將靠近的降卒勾住,這時,前麵架矛的兵士又突然發力,猛的刺向敵人的胸膛,被刺中的降卒一臉無奈的倒下,若不是演練的長矛已被削去了矛尖,他的小命定會不保。在這短短的一瞬間,帝國軍快速的形成了以二敵一的態勢,就算是再剽悍的敵人也難以抵禦這樣的反擊。

    等到第二個,第三個降卒衝上來時,又一輪新的防禦開始,吃一塹長一智,這回降卒們終於多了個心眼,他們也開始注意彼此間的配合,不再一味蠻勇的單打獨鬥,但就算這樣,他們之間的配合比起陣形嚴整的秦國士兵來還是差距明顯。

    有幾次好不容易突破了帝國軍小隊的前麵布下的防禦,卻又在第三個持戟、第四個持殳的士兵處碰壁而回,更讓他們絕望的是,他們發現就算突破了前麵四個人,最後等待他們的竟然還有一枝蓄勁而發的利箭。

    沒有什麽比一而再、再而三的無功而返更令人沮喪的了,經過半個時辰的交鋒之後,降卒們終於徹底泄氣,這一仗他們輸了。

    “低著頭的勇士們,失敗其實並沒有什麽,重要的是你們要知道為什麽會失敗?”傅戈一邊大聲說著,一邊拿起一支長矛。

    記得在新兵營時,蒙平將軍就是這樣訓練毫無戰鬥經驗的新卒的,現在,傅戈要把他接受的經驗教授給他們,不管他們接不接受,會不會反叛,傅戈隻清楚和明白一點,要想讓這些降卒聽話,就首先要把他們當作自己人。

    “《司馬穰苴法》有雲:‘右兵弓矢禦,殳矛守,戈戟助。’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要注重兵器,兵器有不同的形狀,也有不同的功用。比如我手中的這支矛,它是戰場上五種常規兵器中最長的一種,也是大多數的士兵最喜歡的一種,俗話說,一寸長一寸強,一寸短一寸險,長兵器在廣闊的範圍內確實對短兵器有優勢,它的主要攻擊方式就是刺,但有一點,兵器並不是越長越好,有時候太長了揮動起來就不靈活,不靈活的話就會有攻擊不到的死角。長兵器尤其不利的一點是一旦被敵近身就毫無作用了,在剛才的戰鬥中,你們中第一個衝鋒的士兵為什麽會失敗,就在於他的長矛被架住,這讓他的胸前留下相當大的防禦空隙——。”在講這些話的同時,傅戈開始用矛和兩個帝國軍士兵演練起來,一招一式的拆解很快就提起了降卒們的興趣,他們開始由最初的不屑一顧轉為全神貫注的聆聽。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