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的地球戰神

第十章 海潮起(上)(1/3)

    第十章  海潮起(上)

    “首先,我們向我們的神,安尼恩.魯布埃塔禱告,神誕生於世,就是為了使我們迷惑的生命受到拯救,而我們必須通過祈禱,通過謙卑,通過深化,來獲得神賜予我們的神恩。”

    “在此,唯一的道,就是謙卑的敞開心靈,而把神的光迎接到心中,這必使我們從靈魂之中重生,而誕生出不朽的靈來,這靈必歸於神的光輝中,與神同在。”

    “能夠拯救我們的,並非力量,也非神的職司,而是自安尼恩.魯布埃塔神聖本性中流露出的恩典與光,凡離棄神的光,不迎接神的恩典與內,那靈魂必枯萎,無法長大。”

    下麵是五十多個信徒在整齊的讚美和祈禱,黃昏的金光照耀了整個殿堂,這不但是夕陽的光,也同時是神像上發出的燦爛光輝。

    安尼恩親自主持著每日黃昏的祈禱儀式,隻有在這個時候,他作為一個新神,才深刻的明白祈禱儀式是何等的重要——的確,人類就是神養的羊,但是這羊也必須飼養才能長大,每日的祈禱信力,隻是羊身上的毛一次次剪下,這當然是一筆收入,不過更多的收入就是人類靈魂的成長。

    靈魂成長,就如莊稼一樣,隻有秋天(死後)才能收割,但是卻是神最重要的收入資產,這點上不可有絲毫大意。

    宗教儀式有一個非常大的原則就是:聖禮和諧,也就是說,無論設計多少儀式,都必須緊扣一個中心,使前後產生的能量一致,這樣才能產生共鳴,而這種聖禮和諧與共鳴的力量。將可以直接改變人的靈魂。

    安尼恩通過神的眼睛,就可以看見,每經過一次成功的祈禱,下麵祈禱地信徒的靈魂,都不自覺的壯大了一些,並且也靠近了神的本質一些,盡管這樣的增幅微乎其微——但是總有一日,虔誠信徒的靈魂將和神沒有隔膜。這就是與神同在的意義所在。

    牧師作為領著信徒祈禱的核心,其本身能量必須和神同在,必須飽滿和虔誠,幾乎可以說,一個虔誠而堅定,充滿了神恩地牧師,對製造出這種聖禮和諧與共鳴的力場起了一半的作用。

    至於聖歌,祈禱詞。以及聖樂,都是輔助作用,開始時是過渡作用,畢竟許多信徒,都是普通人。無法保持時刻感恩的狀態,因此,正式祈禱前,必須通過動作。聖歌之類的方式,使祈禱的信徒調整心情,預備進入禱告。

    人類的感情和靈魂,很容易受到音樂的影響,因此在祈禱時,聖歌聖樂,並且不能取消,反而要加強。這又是一種加強聖禮和諧與共鳴節奏地重要手段。

    這些想法,一份傳達到了愛爾絲的聖印之中,讓她研究培養信仰的諸多儀式,能量場,以及不同節奏對靈魂的增長,並且作為標準神學教材,而在神學院中給予統一傳授和研究。

    突然之間,安尼恩明白了神的一些真意。那就是。以農夫精心飼養著莊稼,無微不至。加水加肥,消滅害蟲,調劑水分與陽光,也如牧羊人一樣,愛著自己地羊,精心趕著它們到豐茂的草場上放牧,並且堅決抵抗著惡狼的侵襲。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